合江劳动模范刘国银:“土专家”干出大名堂
蔬菜网 时间:2018/4/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数:625 网友评论:3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专研着职业技能,靠着继承和创新,凭着专注和坚守,在各自领域追求着工作的*,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精彩的人生。1952年出生的刘国银,潜心专研蔬菜育苗、种植等高产技术,被百姓亲切的称为“土专家”的他,坚持用良心种植绿色蔬菜几十年,守护着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春日里,笔者走进劳模刘国银工作的万超家庭体验农场,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一垄垄蔬菜绿油油,一株株菜苗生机勃勃,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这位土生土长的合江农民自1990年起任合江镇桥凼二社社长期间,带领村民种菜、养猪致富,他也因此曾获得泸州市劳动模范的荣誉。
传统的蔬菜种植方法种出来的蔬菜质量差、上市迟、时间短、还挣不到钱,是当时像刘国银这样的蔬菜种植户所面临的困难,只有小学文化的刘国银却善于研究、敢于大胆试验,经过反复摸索,他决心干育蔬菜苗的行当,可一开始结果却并不理想。
刘国银说:“*年引进了技术,时间却迟了,气温低,蔬菜苗经不起冷就死了。第二年又弄早了,在苗床就开了花,成了老化苗就失败了。第三年摸准了时间才成功了。”
就这样,刘国银成了城郊的*个育苗大户,大量的菜苗在合江本地销售,大大的降低了菜农们的成本,与此同时,刘国银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本社的几十户村民,用废弃的动物肉、油,肉联厂加工剩余肥标肉渣,煎熟后拌油枯代替农药化肥用作肥料,经过反复试验,不仅增加了蔬菜的抵抗力、免疫力,而且还保证了蔬菜的质量。
2008年,桥凼二社的土地被整体征用,失去了自己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刘国银感到十分失落,看到别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他十分的羡慕,于是在他闲暇的时候免费为多家农户栽秧、挖土、种菜、传授技术,他从未停下脚步。
围绕蔬菜的种植和研究,“蔬菜大王”一辈子不离不弃,至今66岁的他仍在万超家庭体验农厂种菜,一直坚守在田间地头,他信守自己的诺言:“人只要没病,活着就要多干点好事,向更多的人传授种植技术,不要让这点本事今后烂在泥土里”。
相关新闻
- 湖南绥宁杨盛洪:种植生态蔬菜 发展扶贫产业
- 王伯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的推动者
- “菜王”王乐义的“蔬菜人生”
- 邓雁春:蔬菜大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 王桂欣:戴着老花镜敲键盘 把蔬菜卖到国外
-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研究室主任闻凤英:...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