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贵州李景明:青青蔬菜苗育出致富路

贵州李景明:青青蔬菜苗育出致富路

蔬菜网  时间:2018/4/13  来源:多彩贵州网  阅读数:444   

  又是一年春耕忙,在贵州省清镇市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个朴素却又让所有蔬菜种植户都熟悉的身影。

  “将鸡粪、猪粪加入杂草后覆盖在育苗土坑中,杂草的加入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只有温度掌握好了,你的苗才能培育成功。”李景明和往常一样,穿梭于田间地头,给农户传技术、忙指导。

  “农户要自己学习育苗技术,才能种植出更好品质的蔬菜。”李景明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育苗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负担,节约一笔买苗款。

  2017年,清镇市被授予“贵州十大蔬菜基地县”称号,这背后,也有着*农艺师李景明的辛勤付出。

  清镇市蔬菜种植面积从96年前的蔬菜播种面积不足5万亩(次)扩大到现在30万亩(次),蔬菜基地面积从96年前的2万亩扩大到现在10万余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达9.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59个,有机蔬菜年产品认证26个,产时鲜优质无公害蔬菜年产量43万吨,年创产值9.5亿元。

  “在90年代,农户零星种植的本地蔬菜,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弱,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收入。”李景明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0多年来,不断探索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项目农业、特色蔬菜,带领清镇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

  李景明对记者说:“现在清镇市的蔬菜基地已成为贵阳市的主要保供基地,蔬菜产业成为清镇农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一走进育苗大棚,李景明就会被种植户热情的围住,除了每年定期对菜农进行集中培训外,每天都会接到农户的咨询电话。近五年来,他分别在犁倭镇下寨村、红枫湖镇大冲村等地,采取现场或集中的形式开展了辣椒栽培技术、冬豌豆栽培技术、速生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业适用技术培训65期,受训人达4500余人(次)。

  “勤勉敬业,随叫随到,尽心尽责。”是清镇种植户对李景明的评价。“他不仅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来教授我们怎么种植蔬菜,还经常帮助我们整理资料、寻找项目。”种植户说到李景明都是赞不绝口。

  “要帮助农户致富,光是提高产量还不够,质量也是关键。”近年来,李景明作为第1完成人,主持完成的《保供蔬菜周年高效技术示范及推广》项目2014年荣获贵州省丰收壹等奖;作为第3完成人,参与完成的《贵州省蔬菜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2017荣获贵州省丰收壹等奖。

  2014年至今,他还参与完成《科技特派员蔬菜“321”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项目、《贵州省高原蔬菜优质反季节栽培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项目、《贵州省蔬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等。

  李景明说:“从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一方面知识就解决一批问题。”

  在2016年和2017年“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期间,李景明通过努力,为犁倭镇下寨村协调贵阳市价调资金160.4万元,解决犁倭镇下寨村保供蔬菜基地管网到田500亩,配套安装杀虫灯10盏,完善机耕道2.15公里,生产便道3.5公里。同时指导犁倭镇发展蔬菜产业4000余亩(次)。

  “李景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农民、农村、农业做了大量工作。为清镇市蔬菜产业脱贫工作和服务‘三农’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身边的同事都为李景明点赞。

蔬菜网编辑:agronetyanglei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