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食用菌成贵州良上村群众脱贫致富“良方”

食用菌成贵州良上村群众脱贫致富“良方”

蔬菜网  时间:2019/2/13  来源:黔东南日报  阅读数:403   

  近日,贵州三穗县良上镇良上村食用菌基地的20个大棚里,随处可见忙着配料、灭菌、套棒以及搬运菌棒的村民,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我与村上的20多人每天都在大棚务工,离家近又方便照顾老人小孩,每个月有2000元的工资,年底听说合作社还可以拿分红,既舒心又得劲。”村民贫困户万大春乐呵呵地说道。

  过去,万大春守着自家4亩地,一年四季种植苞谷和水稻,吃饭没问题,粮食也有节余,但就是没有余钱。自从看到周边巴冶村的老表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到合作社务工脱了贫后,万大春动了心,也着急起来。

  听到村里从镇上申报了几百万元的食用菌项目,万大春激动得不行,主动跑到村委会,拿着小本本与村干部一起算了一笔账:“以前一亩地种植苞谷和水稻,辛辛苦苦一年才赚五六百元。流转给村里种食用菌就不一样了,流转一亩地得700元,到合作社打工1个月2000元,一年干9个月,算下来有2多万元收入,比往前种苞谷和水稻强多,你们可一定要把我家地流转进去阿。”

  像万大春一样,穷怕了的良上村村民,得知村里将实施食用菌项目的消息后,大伙都期盼村里将自家土地流转过去。

  “看到全县那么多村产业搞得风风火火,村民的思想观念就转变了。大伙都知道种包谷种水稻挣不了钱,改种香菇、黑木耳好得多。之前还曾担心村民不肯将土地流转出来,没想到消息一传出去,村民热情比我们还高涨,纷纷请求村里将自家土地流转啦,光是申请到合作社来打工的群众,都不止30人。”良上村村主任万继焰介绍道。

  “这次项目能够进展这么快,同群众支持与参与分不开,我们主要采取‘党社联建’发展模式,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发展食用菌,通过量化项目资金入股分红、带动就业等形式,覆盖带动村里贫困户和群众增收。”看着良上村已建设完成的2个食用菌基地、60个大棚,以及开始出菇的10万个菌棒,良上镇镇长胡世猛感慨万分。

  据了解,此次500万元香菇、黑木耳种植项目,系良上村与五和村、巴冶村共同申报实施,共计发展香菇48万棒、黑木耳40亩,产值达240万元,带动162户贫困户597人人均增收505元,41名就业贫困劳动力人均增收1.8万元以上。

  “这片脱贫之菌,正是咱们村的脱贫致富良方,承载着我们全村的脱贫希望。”腊月初八这天,望着正在大棚里忙碌着的村民,良上村党支部书记*福感叹道。

蔬菜网编辑:agronetlouchaochang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