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抓实2万余亩辣椒基地建设
蔬菜网 时间:2018/6/25 来源:贵州网 阅读数:513 网友评论:1
贵州黄泥塘镇位于大方县南部,距县城25公里,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土地肥沃且相对连片,环境无污染,种植辣椒历史悠久,品质好、产量高、消费市场口碑好。2017年全镇种植辣椒1.3万亩,2018年种植辣椒2.1万亩,辣椒种植基地横跨黄泥塘镇黄泥村、罗庄村、西河村、黄泥社区、化联村等13个村(居),集中相对连片种植面积1.56万亩,主要种植韩国辣椒王子、川优19号、方椒2号等辣椒品种。在打造辣椒基地过程中,黄泥塘镇按照市、县部署,充分发挥“大方皱椒之乡”优势,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五个强化”落实“五步工作法”,着力加快辣椒产业发展步伐,着力开创“结构优、产业强、百姓富”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领导示范抓。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副科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书、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产业发展的领导。同时,建立镇科级领导示范点,并以村为单位,建立17个战队,以“包保干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互助发展模式,签订责任状、划定责任田、明确责任人,以点带面,线面结合,着力打造万亩辣椒产业示范带。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夯实保障抓。由县农牧局、县农牧投资公司以统一政策、统一贷款贴息、统一供应种苗、农膜、农药、化肥、统一购买保险、统一测土配方施肥。采取“县农牧投资公司+百里花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县农牧投资公司、百里花公司共同合股经营,百里花公司负责技术和产品销售,村集体(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和种植管理,贫困户(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现县农牧投公司已贷款700万元,县农牧局提供种苗250万株,农膜60吨,农药61件,化肥400吨,有机肥800吨,购买保险74万元,全面夯实辣椒产业的发展保障。
三是强化宣传讲习,发动群众抓。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平台,以群众会、院坝会、田埂会为载体,多渠道向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算清投入账、收入账,让群众认知政策、理解政策,使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好处和实惠,主动削减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参与发展辣椒、经果林等高效作物种植。现已开展讲习80余场次,十万农民工大集中培训4场次,发动群众自种辣椒1万余亩。
四是强化技术培训,依托科技抓。依托省农科院、县农牧局的结对帮扶,整合镇村农技干部农技人才,成立指导组,排定服务表,以包村、包组、包示范点形式做好辣椒种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针对辣椒种植育苗、起垄、覆膜、移栽、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结合十万农民技能培训、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组织群众实地观摩、农技人员定期到点到户服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把先进种植技术传授给农户,使每户农户均有1-2人掌握关键技术。现已建立25人专家库,指导服务组7个,组织群众实地观摩5次,农技人员到点到户服务100余人次。
五是强化奖惩落实,考核倒逼抓。实行“*一调度,一周一考核”督查制度,对流转土地,种植管理进度进行考核,对工作持续滞后的站办、村(居)下达督办通知书,明确整改的问题、整改责任人和整改的时限。提前传递考核问责的压力,倒逼干部抢抓时间、抢抓节点推进工作落实。对工作任务完成较差、考核排名靠后的站办、村(居)进行通报批评。对因作风散漫、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约谈或组织处理。对工作任务完成快、完成好的村(居),给予通报表扬,*列入评先选优。截止目前,发放村级奖励工作经费2万元,通报干部15名,约谈干部15人,进入党政纪处分调查程序2人。推荐到上级表彰村(居)5个,推荐到上级表彰10人。
相关新闻
- 新疆东天山辣椒小镇 火红辣椒映丰收(图)
- 林芝市朗县辣椒产业发展小记:小辣椒种出“红...
- 贵州辣椒:“红”起来 “香”起来 “多”起来
- 贵州三都县辣椒丰收量价齐飞 农民田间采椒忙...
- 遵义新蒲:把辣椒送入“云端”
- 贵州汇川山盆:1.2万亩辣椒种植助力脱贫攻坚...
新闻关键字: 辣椒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