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平县旧州坝区精细蔬菜唱主角产销两旺乐农家
蔬菜网 时间:2019/11/4 来源:贵州日报 阅读数:421 网友评论:4
坝区的红叶莴笋长势喜人。
深秋时节,放眼黄平县旧州万亩坝区,一条条产业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大棚分布其间,一片片菜地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选准产业万亩良田种蔬菜。
今年以来,黄平县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全力推动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细蔬菜产业,就是该县依托旧州坝区自然资源优势选择的一道良策。
“旧州坝区的总耕地面积是1.8万亩,已流转1.3万余亩,覆盖19个村。已发展蔬菜5000亩,正在整地待种植蔬菜5000余亩。”黄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龚学文介绍。
走进基地,农户正在给蔬菜除草培土。“在基地里干活,我们两口子一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正在基地上忙碌的沙井村贫困户付大乾笑得合不拢嘴。
“看这些红叶莴笋的长势,再过一个月就能上市了。”基地负责人程时军介绍,种植之前,就已经为这些莴笋签订了销售合同,采摘后直销广东虎门。“广东客户说,种多少收多少。”
程时军告诉记者,红叶莴笋适合秋冬栽培,亩产量8000斤到1万斤,产值4000元到5000元。在旧州坝区,莴笋的种植面积已达到420亩。
据介绍,黄平县为了确保旧州坝区精细菜产业发展,整合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县级财政涉农资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等,支持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秋冬种工作。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计划用2年至3年时间创建省级高效设施农业样板坝区。截至目前,投入到旧州坝区资金已有4000多万元。企业带动坝区农户增收入。
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部门示范发展一批、村级发展一批,旧州坝区实行“三个一批”模式,已引进17家龙头企业入驻。
在公司基地里,自动化种植生产的温室大棚随处可见。眼下,牛奶玉米正进入采摘期。“这种玉米可以生吃,水分足还很甜,很受销售商欢迎。今年种了60亩,大概要摘到11月中旬,预计产量达30万斤左右,收入60万元左右。”公司董事长赵剑飞介绍。
该公司已流转土地510亩,种植台湾玉香冬瓜、牛奶香瓜、白玉苦瓜等精品蔬菜20多个品种,均已陆续上市。“我们运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通过利益联结,带动贫困群众抱团发展。”赵剑飞说。
目前,公司带动了两个村级合作社发展。贫困户既获得土地流转费,又有了务工收入,还有入股分红。据统计,公司基地已吸纳贫困劳动力近百人,务工人员日均收入70余元。
草芦坪村贫困户刘文祥身体不好,在基地负责抽水的活,“一点也不累,每个月固定收入1200元,我非常满意。”
“明年,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届时可以吸纳附近寨碧村、草芦坪村四五百名贫困群众务工增收。”赵剑飞说。技术支持降本增收扩规模。
细致的技术服务,也让广大农户坚定了发展精细蔬菜产业的信心。
位于大碾房村的黄平新农源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省级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
“刚开始种植马铃薯,村民都在观望。”合作社负责人田仁福说,后来村民到合作社务工,看到效益后就跟着一起种,现在种植面积已经有500多亩。
村民从务工人员转变成为马铃薯种植户,得益于一种叫“覆膜打孔”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县农业部门给我们培训了这种技术,人工少、产量高,一亩地平均产4000斤。”田仁福说,有了技术支持,群众更有信心,种植规模随之扩大,黔南、贵阳等地的销售商纷纷上门收购。
“走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之路,是旧州坝区发展的主线。眼下,坝区大力引进和培育产业经营主体,创建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打造一批产业示范亮点,示范带动的作用已逐步显现。”黄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龚学文说。
相关新闻
- 好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