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内蒙古:神奇木耳 振兴乡村(图)

内蒙古:神奇木耳 振兴乡村(图)

蔬菜网  时间:2019/7/17  来源:内蒙古日报  阅读数:431   

木耳

  仲夏的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处处萌发出生机活力,连绵青山环绕着整齐划一的木耳大棚。大棚里戴着遮阳帽的“耳农”们,迎来了一年中*繁忙的黑木耳采摘季:一筐筐刚刚被采摘下来的、黑嘟嘟的木耳展开“笑颜”,静静等待着被搬去晾晒。

  看着油亮亮的黑木耳,嘎查种植户王双龙夫妇乐得合不拢嘴:“去年种了地摆木耳1.4万棒,效益不错,今年我们又种了1.8万挂袋黑木耳,没想到挂袋黑木耳长势比地摆木耳还好,耳型好看,木耳产量高,品质还好,肯定能卖上好价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从往年收入千余元到去年收入超过3万元,对於王双龙来说,这实实在在的变化得益於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实施的黑木耳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打赢翻身仗,小木耳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脱贫攻坚战中,阿尔本格勒镇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让当地百姓脱了贫,尝到了甜头。

  去年以来,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在黑木耳品牌建设上下实功、出实招、见实效,努力让黑木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大引擎。如今的阿尔本格勒镇,正在逐步成为以黑木耳种植、深加工、物流运输、交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黑木耳这朵乡村振兴之“花”,正在扎赉特旗绿水青山间尽情绽放。

  “在家门口的黑木耳基地种植木耳,不仅挣钱多,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真是一举多得。”嘎查的贫困户白来宝也是黑木耳产业扶贫项目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往年这个时候还在外地打工的他,如今正在村里为木耳产业忙碌着。

  “外出打工,又累收入又不高,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钱。”白来宝说,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选择留在家里发展黑木耳产业,他也满怀信心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里来了。

  “黑金”产业 铺就脱贫幸福路

  “共产党像太阳,党的政策暖心房……”阿尔本格勒镇珠日根嘎查农民王顺在采摘木耳之余编了一段顺口溜,他让爱人用手机录成视频后发在了微信朋友圈,不一会儿就收获了许多父老乡亲的点赞和转发。

  王顺的顺口溜是享受到扶贫政策后的有感而发,作为黑木耳产业的直接受益者,这几年来,王顺和妻子除了自己种植1万棒黑木耳,还在合作社里务工,每年靠这两项就能收入6万元以上,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现在像他们夫妇这样既在合作社打工又自己种植黑木耳的户数已经达到48户,在合作社每人每年工资收入平均达到14000元。”瑞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和平说,眼下在阿尔本格勒镇,除了种地和搞养殖,当地很多老百姓掌握了一门新的致富技能——黑木耳种植。通过这项产业,青壮年有了不用背井离乡又能发家致富的新机会。

  2016年,瑞秋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工建设黑木耳基地,目前合作社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引进了半自动接菌生产线设备,日生产菌棒2万棒以上。去年成功注册了“南兴安”绿色品牌,北京市丰台区还在这儿建立了扎赉特旗京蒙帮扶扶贫车间,并将合作社确定为丰台区餐饮协会采购基地,为阿尔本格勒镇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据马和平介绍,现在他的合作社主要经营黑木耳菌棒生产、销售、种植、深加工等。社员已经从*早的5户发展到了58户。几年下来,合作社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被评为兴安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都靠种植黑木耳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阿尔本格勒镇镇长伊全深有感触地说,扎赉特旗的黑木耳种植合作社80%都集中在阿尔本格勒镇,黑木耳产业在阿尔本格勒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优势逐步凸显,目前已初具规模。2017年以来,扎赉特旗陆续出台了若干扶持黑木耳产业发展政策,使其成为重点扶贫产业,成为了一个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奔小康的朝阳产业。

  2018年,该镇投资242万元补助464户贫困户,1198人口种植黑木耳150万棒。辐射带动了全镇600户农牧户种植黑木耳,种植黑木耳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2800元。带动1200人参与黑木耳生产,增加了300万元的劳动收入。眼下,在阿尔本格勒镇各嘎查的田间地头,整齐排列的黑木耳菌棒让人眼前一亮,小小的黑木耳正逐步成为撬动全镇扶贫产业发展的大杠杆,成为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的金法宝。

  “今年,我们按照旗委、政府将阿尔本格勒镇打造成黑木耳特色乡镇的思路,坚持早谋划早部署,从发展理念、资源整合、发展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实施精细化部署,把之前单独针对贫困户的发展范围扩展至全镇所有群众。”阿尔本格勒镇党委书记史连福说,为了将黑木耳产业从扶贫项目转变为富民项目,2019年对有发展黑木耳意愿的种植户给予政策补助和技术支持,贫困种植户,每棒木耳补贴1.2元,一般种植户,每棒木耳补贴0.5元,不限数量,目前种植规模已达到200万棒以上。

  “挂袋”技术 提质增效收入高

  作为远近闻名的“木耳小镇”,今年阿尔本格勒镇的黑木耳产业又添新特色。京蒙帮扶新建的14栋挂袋木耳大棚,不仅让阿尔本格勒镇黑木耳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创收,也成为阿尔本格勒镇乡村振兴蓝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虽然去年种过地摆木耳,但挂袋木耳是*次养植,在技术上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多亏我们有一个木耳技术服务微信群,技术员每天都会在群里及时提醒大家木耳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注意事项。”手机的微信铃声一响,珠日根嘎查的种植户赵国军就知道,今天给木耳大棚的通风时间又到了。

  26岁的赵国军因为家里耕地面积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两年,依托黑木耳产业,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去年成功实现了脱贫。今年,除了产业扶贫的6000个菌棒,他又自费购买了2.4万个木耳菌棒,全部放在挂袋木耳大棚内集中管理。

  大棚内挂袋的黑木耳肥厚鲜嫩,长势喜人,这让赵国军的信心更足了。“改用挂袋技术以后,我的3万棒木耳比去年地摆木耳能多赚1万多块钱。”每天穿梭於家中和大棚之间的赵国军喜滋滋地说,今年预计能收获3000斤木耳,现在已经采摘了160斤,并以每斤35元的价格全都卖出。

  “为提升木耳质量和单位效益,合作社在北京市丰台区的大力支持下,投入84万元帮扶资金建设了14栋挂袋木耳大棚,进行黑木耳挂袋培养,这在我们镇黑木耳产业发展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指着不远处整齐排列的木耳大棚,马和平乐呵呵地介绍,每个木耳大棚面积为400平方米,垂直悬挂2万个菌棒,需要4个劳动力,这项工作可带动4户贫困户脱贫,挂木耳菌包28万袋,需要56个劳动力,可以带动56户贫困户发展黑木耳产业。

  据悉,建成的大棚产权归属嘎查集体所有,由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承包给贫困户使用,每个大棚年租金3000元,划入嘎查集体经济。到了挂袋和采耳繁忙季节,还能带动贫困户及一般农户就业500人次,生产季人均劳务收入可达到4500元。

  与马和平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相较於地摆种植木耳,木耳大棚挂袋培养具有调控性强、节省空间、提早上市、降低生产成本等技术优势,比平地露天培育节省空间200%以上,在单位效益对比上可提升6—7倍,能够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这种立体栽培方式不仅能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还能增加产量,保证品质,而且采摘方便,使黑木耳提前一个月上市,大大提高黑木耳产业经济效益。”马和平说,现在有了挂袋技术,不仅节省土地,更节省了劳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黑木耳的产量,提高了黑木耳的品质,价格也涨了,从原来的25块钱一斤卖到了35块钱一斤。

  挂袋木耳不仅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优选路,也让阿尔本格勒的黑木耳产业驶向了提档增速的快车道。

  “富矿”深挖 引领产业新融合

  阿尔本格勒镇的黑木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种植黑木耳9年了,深切地感受到这项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销售。”扎赉特旗阿本黑木耳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包春杰表示,与其他地区相比,扎赉特旗仅仅依靠种植和销售黑木耳优势不明显,要想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有独具特色的产品打入市场。

  看准人们热衷於追求食品营养价值这一商机,包春杰经过反复研究,将木耳、红枣经高温处理,再经提取研磨成粉,*后按一定比例和俄罗斯全麦粉融合,成功研发出木耳面粉,他的黑木耳实现华丽变身。

  然而黑木耳面粉市场认知度不高,传统的推广渠道难以在短时间内让消费者认识了解,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让所生产的木耳面被市场所认可,包春杰决定通过做快餐食品的方式让顾客直接品尝到木耳面粉制作的美食。“蒙古族的饮食非常适合做快餐,我们用快餐引流,不仅可以宣传我们的黑木耳,还可以带动扎赉特旗其他优质农畜产品的销售。”包春杰说。

  如今,包春杰经营的蒙式快餐店可谓人气爆棚,店里销售的10多种黑木耳面粉制成特色食品,让每一位尝过的顾客都变成了这里的铁杆粉丝。

  “刚开店的时候这里的人都没听说过黑木耳面粉,没想到大家品尝过*次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目前在扎赉特旗,我们的快餐店已经开了两家,第三家也已敲定,即将开业。”包春杰告诉我们,通过餐饮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扎赉特旗,黑木耳面粉已经受到了当地消费者极大的青睐,市场反响热烈。黑木耳面粉的销售额也从2016年的不到5万元增长到去年的200万元。

  对於这一产业未来的前景,包春杰坚定不移,他告诉我们:“下一步我们要建立起中央厨房,在扎赉特旗内再建设10多家小区社区店,然后把连锁店开到乌兰浩特,未来木耳面还将走向全国。”

  “如果仅仅止步於种植,还不足以撬动整个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正在以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加速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为目标,鼓励支持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镇镇长伊全表示,阿尔本格勒镇黑木耳专业种植合作社的黑木耳面粉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也为全镇黑木耳深加工奠定了重要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大做强黑木耳品牌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推进种植与旅游、康养、文化等产业融合,开发乡村民宿、观光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等具有独特风格的旅游产品。”阿尔本格勒镇党委书记史连福说,眼下他们正在策划如何把黑木耳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黑木耳和黑木耳大棚采摘区转化为旅游优势,让前来观光的游客陶醉在原生态种植采摘中。

蔬菜网编辑:agronetgll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