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四川纳溪大学生返乡种蘑菇走上致富路

四川纳溪大学生返乡种蘑菇走上致富路

蔬菜网  时间:2019/6/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阅读数:419   网友评论:2

  “别看我这批次蘑菇棒只有3000余个,再等两个月就能给我带来数万元收入。”13日,正在蘑菇棚里查看蘑菇长势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清凉村村民屈炳强高兴地说。

  出生于1992年的屈炳强,2014年大学毕业后,在外地某公司上班,月薪数千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令亲朋称羡。“但始终有股‘闯一闯’的冲动,激励着我‘逃离’办公室,投身创业热潮。”屈炳强表示。

  “蘑菇营养丰富,市民群众非常喜欢吃,销售量非常大,并且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在当地还未形成规模。”采访中屈炳强说起选择种植蘑菇的原因。

  2017年6月,屈炳强提出辞职,回到老家开始自己创业。

  “种植蘑菇不能凭一腔激情,还需要技术支撑。”屈炳强说,为掌握蘑菇种植技术,返乡后的他前往某食用菌培训基地系统学习蘑菇种植技术,随后来到某菌种场打工,初步掌握了蘑菇种植技能。

  2017年9月,屈炳强返乡建起2个蘑菇种植大棚,制作5000余个蘑菇菌棒,开启创业之路。

  “配料、消毒、发酵、装包、接种到蒸锅、安棚、上架等工序,我都亲力亲为。”屈炳强说,由于前期对市场和技术掌握得比较充分,*批蘑菇从出菇到销售都比较顺利,给他带来很大信心。

  “用玉米芯、木屑、麦麸皮、米糠、棉籽壳、废弃秸秆等做原料,蘑菇菌棒可以出菇6个月,并且出菇均匀。”屈炳强说,每个6斤重的菌棒可以生产蘑菇4斤左右,收入在20元以上。

  2018年,屈炳强发展5个蘑菇大棚,种植蘑菇1万余棒。“这两年蘑菇市场行情好、价格高,平均每斤在5元以上,我们的蘑菇销路好,旺季都供不应求。”屈炳强说,产业发展走上了正轨后,还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卖蘑菇赚了钱,但屈炳强并不满足。他表示,不会制菌种之前,只能从别人那里进菌种,增加了种植成本,辛苦几个月下来,实际收入并不高。

  屈炳强在种植蘑菇的同时,依托互联网和书本学习菌种制作知识,解决菌种制作瓶颈问题。屈炳强说,之前给别人买菌种,每万个蘑菇菌棒需要支出3000余元,现在自己制作菌种,每万个蘑菇菌棒仅需500余元。

  为了扩展销路,屈炳强将制作蘑菇菌棒和种植过程分享到朋友圈,市民群众纷纷打电话预订菌棒和蘑菇。屈炳强说,2018年,仅蘑菇菌棒就销售了数千个,让很多市民群众在家里就体验蘑菇种植乐趣。

  “扩大种植规模,拓展种植品种,拓宽销售渠道,提升自家蘑菇的竞争力,将蘑菇产业做大做强。”谈及下步打算,屈炳强信心满满。

蔬菜网编辑:agronetgll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