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安徽舒城:桑枝“小木耳” 扶贫“大产业”

安徽舒城:桑枝“小木耳” 扶贫“大产业”

蔬菜网  时间:2019/5/30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阅读数:449   

  位于万佛湖上游的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这里,有山有水,又群山环抱,云雾缭绕。

  但美丽与贫穷并行,梅山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是该镇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4年梅山村456户农户中就有142户为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22.61%,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3万元,村级产业发展处于无规划、无规模、无主体带动的“三无”状态。

  2017年4月,六安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王力主动请缨,出任该村*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为使该村广大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梅山村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周边市县考察学习,*终确立种植大棚菌菇的产业发展方向,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18年3月,梅山村竹园组投资100万元占地8000平方米的桑枝木耳扶贫基地正式投入施工建设。

  据了解,桑枝非常适合木耳的生长,利用桑枝作培养基质培育出的木耳肉质厚实、口感爽滑,市场前景广阔。梅山村桑枝木耳扶贫基地建成后,首批建设投产的7万多个菌棒也如期运抵基地。

  木耳培育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菌棒刺孔的深度、浇水量的多少、新摘木耳的揉搓翻晒分拣,样样都需要花工夫花时间,丝毫大意不得。

  在木耳培育大棚中,一排排木耳长势喜人。玉木耳晶莹剔透、如玉似脂,黑木耳朵朵丛生、如蛾似蝶,其背后是广大梅山人辛勤地努力和汗水。木耳成熟时节,在大棚务工的当地贫困群众凌晨五点就赶到大棚进行采摘、揉搓、晾晒、分拣、包装木耳,广大农户们采的采、晒的晒,满脸汗水,却掩盖不住丰收的喜悦,扶贫基地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目前,梅山村桑枝木耳扶贫基地拥有4个挂袋棚、3个晾晒棚,同时配备先进储水灌溉系统和SC食品认证车间,并成功注册“梅山桑枝木耳”商标,年产优质黑木耳、玉木耳1.5万斤。

  平日餐桌上常见的小小木耳,如今在梅山村人的手里大放光彩,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改变了村级产业发展的三无状态,而且成功解决了贫困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大大提高了留守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截至目前,该扶贫基地已成功带动当地贫困户40余人次就业增收,年发放工资10万元。

  如今的梅山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64%,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至20.5万元,昔日的贫困村顺利出列。

蔬菜网编辑:agronetgll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