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稻穗农业技术普惠奖得主“我爱种菜”李月:教100万网友怎么种菜
蔬菜网 时间:2019/4/15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747 网友评论:3
很少有人知道,农业种植技术可以简单易学又实用,即使身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之中,人们也可以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因为积极分享种菜经验,让许多城市人享受到种菜的乐趣,“我爱种菜”的视频在三年内吸引了100多万菜友。
一位西班牙的华人菜友,在观看“我爱种菜”的视频后,学会了种植红薯。曾经,在古老的大航海时代,红薯经由西班牙水手传入了中国,如今,通过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红薯种植技术又传回了西班牙。
创办头条号“我爱种菜”、普及农业种植技术,一开始只是李月的兴趣爱好。而从“小白”变成种植专家后,李月和她的“菜搭子”,萌生了把种菜经验分享给更多人的想法。在她看来,西红柿病虫害预防方法、绿心黄瓜种植技巧等实用农技问题的背后,是菜友们对山水田园和绿色食品的向往。
西班牙红薯
关于种菜,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2017年10月,我收到了一张网友发来的照片,他说:“我看了你们的视频,种下的红薯长得又大又好!”言语中能感受到他的激动。
这本来是我们做农技分享时经常收到的反馈,但这位网友有点特殊。这是一位在西班牙生活了十多年的华人,网名叫“田猫警长”。他留恋中国的饮食习惯,喜欢自己种一些蔬菜,比如卷心菜、毛豆、紫生菜等等。每次回国,他都会带上一两袋种子去西班牙,在当地租的一小块农场里种下,等待成熟收获后食用。
如何高效地种植果蔬?这一直是令他苦恼的问题。2016年,他通过今日头条发现了“我爱种菜”这个账号,并多次留言互动。
还记得他*开始问过我一个问题:红薯苗看着很旺盛,但为什么结的果实比较小?
这是很常见的种植误区。我告诉他:如果扒开红薯秧子,发现地表出现裂缝,就说明红薯根茎正在逐渐膨大,这时需要及时增施磷钾肥。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把草木灰按照10∶1的比例装到水壶里,兑水喷洒在红薯叶子上。草木灰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不仅可以提升红薯产量,还可以丰富红薯口感。草木灰烧红薯的叶片,也会抑制秧苗疯长,可以让养分更集中到红薯的发育上。
后来,他按照我说的办法做了,结果种出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又大又好”的红薯。
了解红薯种植历史的人都会知道,红薯*开始是由西班牙传入中国的。在16世纪末的大航海时代,源自西班牙的红薯传入了中国;而今,我们借着移动互联网,教会一个在西班牙居住多年的华人种植红薯。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计算机和西红柿
其实我从事的工作和农业无关,我1996年上的大学,专业学的是计算机。那时正是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即将腾飞的年代。
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年后,计算机会和一枚西红柿产生关联。
10岁以前,我一直住在河北唐山乡下的姥姥家。姥姥家有自己的菜园,院子里种着桃树,一到夏天就可以直接摘了吃。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西红柿。记得当时西红柿皮特别薄,汁水充足,吃着酸酸甜甜的。不像现在菜市场或者超市里买到那些被催熟的西红柿,皮硬,汁少,味道淡。
2010年,我和朋友开始种菜。初衷只是为了吃上好吃的西红柿。在我看来,西红柿就是童年的味道。种西红柿,是为了找回童年的记忆。
我在石家庄城市边缘租了一小块农场,种上西红柿和绿叶菜等。地很小,相当于一居室。后来,我还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此形成“我爱种菜”的团队雏形。
西红柿很好吃,也是家庭中*常见的食物。但它也是*难打理的蔬菜之一,从幼苗到结果,至少会遇到几十种问题。*开始种时,我遇到了一个现在很多菜友也经常遇到的问题:西红柿苗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这时,我的计算机专业优势帮助了我。我早已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种菜也是一边种一边学。上网查找原因后,我明白了,这种情况需要少浇水、适当增施磷钾肥、勤去侧枝等一系列管理要点。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原来种植也需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技术,而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通过互联网。
后来,我还陆续碰到蔬果空心、裂果、小果等一系列情况。“久病成医”,种得多了,自己琢磨、上网查资料,就都慢慢摸清了。时间一长,我逐渐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种植能手。
阳台菜友
种菜种了6年后,我不再满足于一个人种。而是希望通过互联网,分享给更多朋友,享受交流的乐趣。
2016年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在今日头条发内容。没想到账号发布的第二条内容就火了。这是一篇教人如何在厨房种芽苗菜的文章,阅读量是8.1万次。
文章是上午11点左右发布的,我当时眼看着点击数和粉丝数蹭蹭往上涨。直到晚上,我还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隔一会儿就摸出来看看,堪比观察股票上涨行情。
为了使内容更专业,我们还建设了自己的内容拍摄基地,有800平方米。现在发布的种植视频,基本上出自这里。拍摄的所有蔬菜,都是我们亲自尝试种植,验证方法可行后才跟大家分享的。
我很喜欢和粉丝交流,也愿意管他们叫“菜友”。我注意到,有三类人群喜欢关注我们:一类是对城市家庭种菜感兴趣,这类菜友主要是在阳台、楼顶或郊区种菜。他们对于内容的需求是基本种植过程。第二类是农场主,他们爱看特色蔬菜品种推荐。第三类是菜农,他们的兴趣点在于高产管理技巧。
以前我总以为,喜欢种菜的人群应该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半退休或退休人群。但分析后台数据发现,粉丝竟然大部分是18到30岁的人群,占比64%。
*火的是阳台种菜的相关内容。我琢磨,这跟城市新农人越来越多有关。许多在城市里的菜友,他们没法像我这样租一块地,但又想自己动手种菜,只能是在阳台上种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带动下,很多菜友都变成了种菜高手,而且领域也很细化。一个上海的小姑娘,在阳台上种了木耳菜、香菜、苦瓜和小番茄。有的菜友,甚至把果树弄到了楼顶。一位妈妈为了让自幼体弱的女儿吃上健康菜,在自家楼顶搭建了一座空中种植园,种上小白菜、黄瓜、西红柿、辣椒、大蛇瓜等等,一到收获期,整个楼顶五颜六色的。
过去3年,我们结识了100多万喜爱种菜的网友,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我们帮助其中1.6万人解决了种菜遇到的各类问题,其中包括30多位来自瑞典、西班牙、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海外华人。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且现在真的做到了。
相关新闻
- 好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