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大石桥市黄丫口村:小蘑菇撑起扶贫“致富伞”(图)

大石桥市黄丫口村:小蘑菇撑起扶贫“致富伞”(图)

蔬菜网  时间:2019/4/15  来源:中新网辽宁新闻  阅读数:443   网友评论:2

食用菌

  大石桥市建一镇黄丫口村是远近闻名的秀美山村,可经济条件却很落后,是省级贫困村。2017年,村里成立村集体经济服务社,采用“定点帮扶单位+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也为贫困户们撑起一把扶贫“致富伞”。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四月初,山里的草木刚刚探出头,黄丫口村食用菌大棚里却早已一片忙碌。工人们清理菌棒、铺沙整地,为今春的生产做好准备。辽渔集团驻黄丫口村工作队队长、*书记张仁平,也在棚里忙着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36万棒菌棒,五月生新蘑。对黄丫口村来说,满地的蘑菇就是他们脱贫的金疙瘩,庇佑生活的“致富伞”。为了带领群众走上幸福路,村里专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服务社,有效整合帮扶单位资金,形成固化资产。2017年,他们整合辽渔集团投资的120万元兴建了30余栋钢管大棚、340米的圆枣长廊;整合了大石桥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帮扶资金和2015年到户扶贫的专项资金共22万元,又兴建了19座食用菌大棚;整合国家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200万元,省级扶贫发展资金40万元,兴建一座恒温库,一个菌棒生产车间。

  自此,黄丫口村便开启了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发展之路,而*先得到实惠的无疑是广大的村民,特别是村里的贫困户。提起带动贫困户脱贫,张仁平的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去年,我们共带动贫困户710人次。贫困户来地里干活,基本工资女工*是70块钱,男工*是100块钱。采蘑菇一筐蘑菇5块钱。全年产值在140万元左右,产量是50万斤,效益在10万元左右。”

  如今,村里不能外出务工的老人、妇女们不用出村就可以找到一份月收入两三千的工作,还不耽误农活和家务。此外,村里创新入股合作模式,确保贫困户稳定分红。2018年黄丫口村争取到国家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200万元,给全村村民进行股份分红;并利用辽渔集团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扶贫资金,给116户困难户按股分红,年底每户保底1000元。

  目前,黄丫口村集体经济服务社共有49座食用菌大棚、9座温室大棚、1个菌棒生产车间,已形成香菇、木耳种植、食用菌加工销售三产一体的食用菌生产产业项目,年生产43万棒香菇,10万棒木耳。提起今年村里食用菌项目的新动向,张仁平满怀希望地说,“这一年准备再扩建一个烘干的项目,因为去年整个烘干项目经济效益是不错的,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到我们这生产,剪蘑菇根,一系列的扶贫工作也带动了一些,争取让更多的乡亲们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

蔬菜网编辑:agronetgll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