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菌菇资源循环生态链”一举三得

“菌菇资源循环生态链”一举三得

蔬菜网  时间:2019/4/8  来源:农村大众报  阅读数:424   网友评论:1

  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的一片稻田,有200亩被神秘的塑料地膜覆盖着。掀开地膜,里面是一片片白花花的菌丝。再过不久,一枚枚红红的大球盖菇就会从田垄上星星点点地探出头来。这种菌菇又叫赤松茸,个头大概3-5厘米,吃起来肉质滑嫩、味道清香。

  仔细看,埋着菌种的泥土有点特别,土里混着黄色秸秆。抓一把,闻一闻,还有菌菇的清香。上海菇林源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青恩揭开了奥秘。原来,这是一种“大田模式”种植菌菇的方式,在同一块地里轮流种植水稻和大球盖菇,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打个“时间差”,同时将秸秆“废物利用”。

  而在另一种“林下栽种模式”中,同样也可以在树林间挖沟,填入稻秸秆,随后埋入菌种。在崇明区建设镇的一片银杏林中,笔者看到林间搭起了大棚,棚中土壤里掺杂了秸秆和颗粒状的稻壳。由于温度比稻田更高,这里的大球盖菇在三月寒风中就已冒出了头。

  不仅“空闲”的稻田和林下空间被重新利用,更神奇的是,在种菇过程中,秸秆会逐渐分解成有机质,修复土壤并提高肥力。利用这种菌渣种出的“菌稻”,据说口感又糯又甜。

  上海农科院科研人员检测发现,在稻田里栽培大球盖菇的菌渣还田后,表层土有机质百分含量大幅增长。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后的菌渣还林,6个月后土壤有机质百分含量增加了21.36%。

  以往,秸秆总被认为是“农林废弃物”,大量秸秆无法处理,只能一烧了之,严重污染空气。而现在,不仅秸秆有了好去处,还能修复土壤,水稻田也被充分利用增加了收益,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据测算,一亩大球盖菇会用到秸秆约15吨,每亩能产出2吨以上大球盖菇。如今,崇明区大约已有2000多亩菌菇从稻田和林下长出,一条完整的“菌菇循环生态链”已逐渐形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蔬菜网编辑:agronetzhumengquan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