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黑木耳助力托万克麦盖提村产业脱贫

黑木耳助力托万克麦盖提村产业脱贫

蔬菜网  时间:2019/3/28  来源:新华新疆  阅读数:394   网友评论:1

  近日,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的果树尚未发芽,黑木耳温室大棚里已是春意盎然。

  村民努尔·买买提信步来到村头的黑木耳大棚区。500余平方米的大棚内,架起密密麻麻的黑木耳菌棒,每个菌棒上都长满黑木耳。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2017年开始在托万克麦盖提村试种林下黑木耳,2018年在该村全面推广种植,探索出了一条通过种植黑木耳让村民脱贫致富的*扶贫之路。

  随着村里黑木耳菌棒厂的建成以及黑木耳种植合作社的诞生,努尔等贫困户尝到了甜头。他们可以到菌棒厂务工,也可以通过采摘、晾晒黑木耳挣钱。去年夏天,驻村工作队给他们免费提供黑木耳菌棒和自动化喷灌系统,鼓励他们在自家庭院里种植黑木耳,由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工作队给我家送的2000个黑木耳菌棒,长出黑木耳后每周能采摘*。黑木耳在这里一年可种两茬,由合作社回收,我家纯收入1.5万元。”努尔说。认准了种植黑木耳脱贫致富路的努尔,一有空就往合作社跑。

  在离托万克麦盖提村菌棒厂不远处,一座现代化的*扶贫产业孵化园已经建成。孵化园内制棒车间的外墙上,挂着“争分夺秒产菌棒千方百计帮老乡”的标语。

  在车间里,一堆堆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如何变成菌棒。从粉碎树枝到填装菌棒,从培养营养液到接种打孔,全是机器流水线作业。

  黑木耳菌棒厂厂长陈经生说,原来合作社人工制作菌棒,每天只能制作3000棒,现在每天可以制作2万棒。这意味着,托万克麦盖提村及周边更多的农民,都可以参与到黑木耳产业中。

  托万克麦盖提村在当地俗称“7村”,驻村工作队将村里自产的黑木耳注册为“7村黑木耳”,并已获批有机认证,还成立了合作社,打通销售渠道。工作队队长李科琼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至今,托万克麦盖提村已生产黑木耳5吨多,而合作社在线上线下接到的订单达50吨。如今,在工作队、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托万克麦盖提村黑木耳产业正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重要的脱贫途径。

蔬菜网编辑:agronetgll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