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小盆子里种出致富菜(图)
蔬菜网 时间:2019/1/17 来源:银川日报 阅读数:606 网友评论:1
盆栽蔬菜

吃得健康安全,是老百姓*看重的一点,绿色无公害成了大家选购产品的共识。如今,在不少超市、火锅店、音乐餐吧里,多了一种很时髦的菜品——有机盆栽蔬菜,而它,也成了移民发家致富的新选择。1月15日,来到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在一栋大棚里,看到了与传统蔬菜大棚不同的场景,不同品种的蔬菜像花卉一样栽种在盆里。
作为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的致富带头人,40岁的张亚东自从2012年从彭阳移民到金凤区后,可没少“折腾”,成立宁夏和顺康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移民种香菇还卖到了国外,种植有机盆栽蔬菜打通网络销售渠道,他既是移民,也是新型农民,更是“互联网+农业”的受益者。
把菜种到小盆里 既好看又好吃
在大棚里,一盆盆蔬菜整齐地摆在一起,犹如郁郁葱葱的花卉。这些蔬菜在育苗盆里长出幼苗后,再被一棵棵移到成长盆里,等到长成后,一盆青菜就可以出棚上市。
有机盆栽蔬菜与普通蔬菜究竟有什么不同?在张亚东看来,兼顾观赏与食用的盆栽蔬菜,既绿色健康,还能让村民赚钱。
决定种植盆栽蔬菜后,张亚东带领合作社的成员从菌料、土壤各个技术环节上仔细琢磨、学习。记者注意到,在盆栽蔬菜下面,有两层隔离布,使其与大棚的土壤“分离”。“主要是为了使盆栽蔬菜达到绿色健康蔬菜的标准,隔离布可以有效防止土壤里的病虫害污染,同时2个月左右要对隔离布进行*杀菌。”张亚东介绍说。
而种菜盆里的土,可谓更“讲究”,土壤主要由有机肥混合种植,定期要进行杀菌处理,这样既能保留有机质的营养成分,还能杀死病虫害。
“种植有机盆栽蔬菜的盆都是统一规格,长45厘米,宽25厘米,高13厘米。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高密度种植、有机质培育和温度湿度都得严密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蔬菜品质。*重要的是,有机盆栽蔬菜成长的过程中,只浇水,不施肥、不打药。”张亚东解释。
乌塌菜、根达菜、油麦菜、紫罗马生菜、苦菊、绿萝生菜……目前,张亚东种植的有机盆栽蔬菜有15种左右,每盆蔬菜一个月可以产两茬,一盆一茬的产量在0.75公斤-1.5公斤左右,售价每盆15元。
研发3个微信小程序销售合作社产品
在种植有机盆栽蔬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面对记者的问题,张亚东笑了。“说真的,种植的过程很成功,还真没遇到什么技术难题,*的难题是销路。”张亚东坦言。
尽管别具特色,但有机盆栽蔬菜仍然没有获得大部分老百姓的认可。“现在大家都知道盆栽蔬菜,但真正买的却不多。”张亚东说道。
张亚东决定首先打开销售渠道,他进超市、跑餐厅,邀请厨师和餐饮负责人走进大棚,实地了解有机盆栽蔬菜。“大家从不了解、质疑到眼见为实,都纷纷下了订单,签了协议。”目前,张亚东种植的有机盆栽蔬菜已经走进银川市多家餐厅,并销到了吴忠市的市场。
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张亚东很快开辟了网络销售渠道,2018年9月,他邀请微信宁夏片区负责人专门研发了“宁夏川上鲜菜蓝子”小程序,市民通过该小程序可线上下单,合作社将盆栽蔬菜送货上门,等食用完可网上再订购,盆可循环利用。
除了“宁夏川上鲜菜蓝子”,张亚东还推出了“宁夏有机蘑菇”和“宁夏传统农耕文化”小程序。“通过这3个小程序,将合作社种植的小番茄、甜瓜、葡萄、有机盆栽蔬菜和石磨面粉等特色蔬菜果品、面粉分门别类上线,方便市民网上下单、现场采摘。”张亚东说。
一人创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从彭阳移民到银川已有7年时间,张亚东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带动更多的移民致富,成立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大学生村官+党员+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良田沙地优质果蔬、香菇、盆栽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并逐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目前,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人。在和顺新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张亚东的合作社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广泛实施*扶贫,带动移民及贫困人口增产增收。
“目前有机盆栽蔬菜的种植都是雇的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月能开2000多元的工资。还有移民加盟种植,材料、种子、有机基质、技术保障完全由合作社负责,村民只负责日常管理和种植,每个月能收成4000元-5000元。”张亚东说道。
“现在网上销售渠道打开了,但是今年还想把规模再扩大一些。”张亚东说。在扩大有机盆栽蔬菜范围的同时,张亚东还在良田镇泾龙村又承包了四栋温棚。“除了立体化种植有机盆栽蔬菜,我们还打造了可供市民种植、采摘、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温棚,希望通过农家体验把有机盆栽蔬菜推向更多都市家庭,让有机盆栽蔬菜这项产业发展的更稳。”张亚东说。
相关新闻
- 盆栽蔬菜扮靓昌平美丽乡村
- 北京百蔬园盆栽蔬菜里的“生态经”(图)
- 走进北京百蔬园 探索盆栽蔬菜科技世界(图)
- 吴忠青铜峡市:盆栽蔬菜受热捧(图)
- 陕西杨凌:“盆栽蔬菜”助农致富
- 山东青岛:盆栽蔬菜日渐走红(图)
新闻关键字: 盆栽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