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胡萝卜种出致富大产业
蔬菜网 时间:2018/12/12 来源:菏泽日报 阅读数:457 网友评论:1
寒冷的冬日,挡不住胡萝卜丰收的喜悦。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牡丹区沙土镇曹庄村村民曹广文的家中,看到曹广文和工友们正在忙着收获胡萝卜,家里一片忙碌的景象。而这只是沙土镇村民靠种植胡萝卜致富的一个小小缩影,不少和曹广文一样的农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富了起来,胡萝卜也成为了村民致富的产业。
沙土镇农民种植胡萝卜历史已久,胡萝卜是该镇的优势产业之一,平均亩产3500公斤至5000公斤,且无虫蛀、无裂痕,质量好,每逢沙土镇胡萝卜丰收的季节,就会吸引周边省市许多蔬果采购商的到来。“沙土胡萝卜品质好,不愁卖,他们产多少我们就拉多少。”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收购大户李宇轩高兴地说。 一辆三米长的货车前,挤满了前来出售胡萝卜的菜农,过秤的,打包的,装车的,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李宇轩告诉记者,“自进入11月份胡萝卜成熟上市以来,在沙土镇收购500吨胡萝卜,通过冷库存储,等到明年3、4月份就集中销往上海、南京、苏州等地。”
在沙土镇北部房庄行政村,这里的胡萝卜收成更加喜人,种植胡萝卜不仅让该村的贫困户彻底脱贫致富,还让这里的盛鑫源食品公司得了实惠。
“家里边的土地流转给公司了,在基地里我还能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庭。”贫困户葛秀萍已经在公司基地打工两年了,原来因病致贫的日子,现在越过越好。
“我们公司将基地种植的胡萝卜进行清洗、保鲜、包装等加工后出口到日本以及欧洲。”盛鑫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启新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帮助了贫困户,更让食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盛鑫源公司以每年每亩1200元的租金价格从群众中流转土地近500亩作为基地,让被承包户不用劳动即可获得稳定收入,土地流转后,企业再雇佣近50余名贫困群众常年在基地打工,参与除草、施肥、浇地、采摘等工作。这样算下来,贫困户月收入2000元左右,每年工作时间4个多月,可实现年增收近万元。同时,沙土镇按照企村联合模式,由盛鑫源食品公司与贫困农户签订蔬菜种植合同,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蔬菜进行原料加工,在保证企业生产原料充足的条件下,降低了贫困户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风险,保障了贫困户收入。
“单户种植规模小、农产品竞争力差、技术普及面窄,为此沙土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让农户抱起团来闯市场。”沙土镇党委书记田坤阳向记者介绍,在沙土镇像盛鑫源公司一样的种植大户不在少数,农业种植基地和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让更多的小户农民和贫困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挣起了“双薪”,也让农业大户和食品企业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效益。
相关新闻
- 黑龙江双鸭山:科技兴农创新销售渠道 小胡萝...
- 厦门翔安胡萝卜“走出”国门
- 辽宁十里村胡萝卜种出幸福生活
- 每亩收入三四千 甘肃永昌县胡萝卜种成品牌产...
- 甘肃:胡萝卜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图)
-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泽日甫村荒地巧种胡萝卜
新闻关键字: 胡萝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