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泸州:瞄准空档种花菇种出好“钱”途
蔬菜网 时间:2018/1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阅读数:455 网友评论:1
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洋房村农民周光旭的露天花菇种植棚里看到,他正在棚里查看分层码放的一根根菌棒,看到菌棒上面长满了诱人的小花菇,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花菇是香菇的一种,有“菌中之星”的美誉,是香菇中的珍品,花菇因顶面有花纹而得名。天气越冷,花菇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肉厚、细嫩、鲜美,食之有爽口感。花菇以丰富的营养和防病、健身、延缓衰老等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45岁的周光旭是湖北京山市人,20年前经亲友介绍到护国镇洋房村做了“上门女婿”后,就同妻子一直外出在昆明打工。与别人打工或进工地或进工厂不同的是,周光旭同妻子一起,一开始就在昆明城郊农村租地从家乡湖北金山引种露天花菇。由于周光旭从10多岁开始就学做花菇,小小年纪就掌握了一套过硬的花菇种植技术。在昆明这20余年间,因当地从事花菇种植的人不多,虽然他培育的花菇菌棒每年只有1万根左右,但每年都给他带来了20多万元的净收入。
2017年10月,为了照顾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周光旭和妻子就放弃了在昆明的花菇产业返乡。令周光旭没有想到的是,回乡后经他对菌类市场调查发现,在护国镇甚至纳溪区农村,虽然种菌菇的人不少,但花菇种植还是空白。“纳溪城乡市场竟然没有人种植花菇,我为啥不发展花菇产业呢,既照顾了父母,又增加家庭收入。”
护国镇洋房村地处乌蒙山区,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落。这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山上的花菇原料——青杠和阔叶林木树众多。面对这一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2017年11月,周光旭就买回打青杠等树木的机器,建立体菌棚,从山上砍回青杠树碾成颗粒,从湖北金山市引来花菇菌种开始培育花菇菌棒。由于一根花菇菌棒的成本需要6元左右,为了先打探市场对花菇的接受程度,周光旭就采取试种方式,只培育了5000根菌棒。
在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培育后,今年10月,周光旭试种于立体菌棚的花菇开始上市。让他高兴的是,由于他的花菇在纳溪市场独有,加之花菇品质上乘,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每天鲜花菇产量仅有50多公斤,护国镇上的3家餐厅老板更是上门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给予全部订购。
面对村民开始参与花菇种植,这些天周光旭在当地政府和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启动了“泸州护国花菇种植专合社”的申办工作。周光旭告诉笔者,专合社成立后,我们就将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专合社帮助村民建立统一的大棚,统一技术管理,产出花菇也由专合社直接对接市场,统一价格销售。“随着花菇种植规模的扩大,专合社也将及时新建冷库、烘干厂,并依托村里的电商服务站,走‘线上+线下’的经销模式,真正让每个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家庭,个个都能从花菇种植中获得持久的丰厚回报,实现增收致富。”周光旭自信满满。
- 好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