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叶县:种植蔬菜走上致富路
蔬菜网 时间:2018/10/17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阅读数:490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有了党的好政策,咱还得自己干。”近日,河南叶县夏李乡董湖村贫困户刘贵兴说。
今年52岁的刘贵兴一家五口人,妻子身体不好,大女儿大学毕业,正备战考研,二女儿和儿子正在上大学。为了供孩子上学,刘贵兴掏空了家底,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他勤字当头、自立自强,在党的各项政策帮扶下发展蔬菜大棚,2016年光荣甩掉了贫困“帽子”,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带头人。
今年,刘贵兴的儿子刘明远被山东大学录取,驻村*书记李冬冬多次到叶县教体局,为刘明远申请了多种补贴。“想不到,这么多好事能落到我家。”刘贵兴说,“看着驻村干部忙前跑后,为孩子上学申请补贴,我一定要坚强起来,不能光靠政府资助。”
刘贵兴说,妻子身体较差,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经常捉襟见肘,他只身一人到兰州煤厂打工,主要靠送煤球营生。几个月下来,虽然挣了些苦力钱,但农忙时还得回来照顾家庭,由于距离太远,挣的钱许多花在了路途上,不得已还是靠几亩土地维持生活。
2012年,刘贵兴开始摸索走养殖路子,借钱建了鸡舍,养了几千只鸡。不料,当年遭遇鸡瘟,由于没人收购,他只有继续喂养,成本不断增加。当年又遇到水灾,淹死了不少,回收成本无望,损失了8万多元。这对于一个正在脱贫路上蹒跚起步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次创业失败后,刘贵兴没有服输,却也一时找不到致富门路。面对此情,李冬冬多次到他家送来了各种技术书籍,为其申请了4000元的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并在他家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收益3026元。李冬冬还鼓励他发挥蔬菜种植优势,搞蔬菜大棚。这点燃了他二次创业的激情。
2016年,刘贵兴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承包了10亩土地,建了9个蔬菜大棚。大棚建成后,种上了时令蔬菜。首年种植,由于技术跟不上、品种无特色,效益不佳。尽管他家顺利脱贫了,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经过学习,农业专家鼓励他引进先进种植模式。
今年,刘贵兴在大棚里种上了黄瓜和西红柿。由于勤于管理,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引得县城超市和周边客商争相定购采摘。每当蔬菜成熟时,他还需雇用四五名贫困户帮忙采摘,预计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如今,刘贵兴不仅把蔬菜种植当作营生门路,更把大棚蔬菜种植当成了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他说:“我是靠党的好政策脱了贫,我还要通过努力,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群众富起来。”
相关新闻
- 贵州部署蔬菜秋冬种生产工作
- 盆栽蔬菜扮靓昌平美丽乡村
- 北京蔬菜自给率5年提升至20%,将建“农业中关...
- 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合作恳谈会在沪举办
- 南疆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 陕西定边县瓜甜蔬菜鲜 蓄壮草药香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