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小伙种菜种成达人
蔬菜网 时间:2018/9/28 来源:温州网 阅读数:468
在文成周山畲族乡上坑村长大的雷大锋,自小说的是畲族话。2005年毕业后,他来梅屿工作至今,现在接到梅屿当地村民的电话时,他已经能自如地切换到瑞安话的口音。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徐坚研究员回忆,13年前,他在市农科院蔬菜所工作,兼任温州农校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他带着雷大锋等毕业班同学在龙湾天河实习。与此同时,在全省推广番茄新品种的过程中,他结识了瑞安梅屿蔬菜合作社的带头人黄则强。黄则强当时正需要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他便推荐了踏实肯干的雷大锋,雷大锋和瑞安梅屿的缘分就此开启。
“毕业时两个班80多位同学,只有三四人选择了去农村工作。”雷大锋回忆,当时的工作环境还是挺艰苦的,没有像样的办公楼。瑞安梅屿蔬菜合作社时任理事长黄则强爱才惜才,还曾将雷大锋接到自己家里住了一阵子。雷大锋说,那几年每月拿到手的工资才1000多元,但学到的东西特别多。白天他跑基地,晚上熬夜写材料。雷大锋说:“这段基层经历让他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时还没有手机拍照技术,他带着相机到田间地头。如果村民的菜地遇到了病虫害或者其他难题,他就拍下照片,晚上回到住处,用QQ传给学校的老师,求助解决的办法。
雷大锋感恩地说:每当自己遇到技术难题时,母校的老师是他强大的“后援团”。这样的技术帮扶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后来,村民经常拉雷大锋到田间地头看看蔬菜的长势,村民说:“雷大锋没看到,就不放心。”
早几年的台风季是雷大锋*忙的时候。台风过境后,雷大锋的电话常常响个不停,村民*个就想到了他。接到电话后,他*时间查看灾情,忙着为村民联系薄膜等物资,抓紧补种,尽可能减少村民的损失。在雷大锋看来,“搞农业要有耐心,要花时间,和村民一起成长。”
经过几年的成长,雷大锋当选为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秘书长,他用年轻人的思维、创业者的姿态,带领合作社农户抱团谋发展。
作为温州*的蔬菜基地,梅屿年产蔬菜约六成供应温州地区。瑞安市马屿镇副镇长郑永卓说:单打独斗的农户没有营销队伍。“如果行情不好,经销商就不到村里采购,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让农民有了议价能力,实现合作共赢。”
梅屿蔬菜合作社自建营销团队,哪怕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以保本价兜底收购。“农产品滞销周期一般不长,只要挨过这个低谷,很快就会迎来价格的回升。”雷大锋说:这也是合作制的一大优势,带领合作社农户抱团打赢“价格保卫战”。梅屿蔬菜合作社现有社员762户,涉及马屿、陶山、湖岭、仙降等4个镇(街),41个行政村,基地辐射面积7000余亩,带动农户4500余户,为社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产品技术服务、产品统一销售等服务。
相关新闻
- 许成军:蔬菜大棚“种”出脱贫路
- 湖南衡阳脱贫之星刘华付:蔬菜大棚“种”出新...
- 厦门职业农民郭防:绿色蔬菜种出火红好日子
- 刘贵兴:蔬菜大棚里的脱贫梦
- 湖北“回乡能人”变蔬菜专家带动全村脱贫
- 蒋力伟:做大合作社 念好“蔬菜经”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