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让镇安香菇香飘海外
蔬菜网 时间:2018/9/25 来源:陕西日报 阅读数:572
在外打拼十多年的王波,去年决定回老家镇安县种植香菇。
一年时间,他带领乡亲们种的香菇已销往日本、韩国等地,且供不应求,成了“抢手货”。“返乡创业的人都有一种情怀,就是能在家乡也有一番作为。镇安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回到家乡,我开始了新的事业和梦想。”近日,在中合村县域工业集中区陕西永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王波一边查看菌袋的包装,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镇安县食用菌生产有传统,但规模小。从2016年以来,镇安县按照“基地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绿色生态化、模式多元化、销售品牌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全县食用菌基地覆盖15个镇50个村,规模达到1227万袋,食用菌产业年收入3000万元。在镇安县所有香菇种植户中,永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模*,效益*。
“食用菌产业是个短平快的产业,半年就可有收益。”王波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自己就想回乡创业,但没有合适的项目,每次回来漫山遍野地跑,也仅限于收点山货。他这些年在外创业做物流,了解到在进出口贸易中,香菇的出口是一个重要品种,为了保证出口香菇的货源和质量,王波在湖北合作投资香菇生产。在镇安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利好环境下,他决定回乡发展香菇产业。“镇安的投资环境很好,在产业政策上给了我很多支持。我有销路、有技术实力和产业开发体系,能带领乡亲一起勤劳致富,这个产业我们一定能做好。”王波信心满满地说。
王波把*个香菇基地建在了高峰镇正河村。他说:“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基地就建在我家门口。”100个大棚建起来了,王波请来村民毛浓峰进入香菇种植基地打工,管理基地,带领大家学技术,种香菇,一起致富。
为了把香菇质量做到*优,永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制袋、统一建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回收,分区域、分社、分户种植。王波告诉记者,菌棒的制作环节*为关键,企业主抓菌棒制袋和销售,中间环节安排农业技术人员给村民进行指导来确保质量。“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必须做到种植、生产、深加工、出口销售一体化,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王波说,香菇本身在口感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再加上严格把控质量,才能获得客户的长期认可。
王波的香菇基地在镇安县创出了名气,除了村民前来打工外,从事香菇产业的种植户也纷纷寻求合作。镇安县云盖寺镇黑窑沟村种植户找到王波,学习菌袋制作,在基地建棚时主动要求承包大棚。王波高于市场价格与其签订产品回收合同,并无偿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公司引领、基地承载、联合经营、收益共享,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增收。目前与王波合作的香菇种植合作社,在镇安县已达16个。
如今,王波在镇安县共建立了10个香菇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大棚1000余个,辐射带动10个镇1000余名村民种植香菇。公司年产销菌袋300万个,鲜菇3500吨,深加工干制菇450吨,99%的产品出口国外。今年销售收入预计能达3000万元。
王波告诉记者,当下他*紧要的事,就是带动更多的乡亲们标准化种植香菇,把规模做大,把镇安香菇品牌做亮,加紧安装香菇深加工生产线,做好精加工和深加工,让大家的香菇都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相关新闻
- 贵州西秀区食用菌基地抢抓时节种香菇(图)
- 山东莱西市香菇种植户菇棚里“长”出致富梦(...
- 河南获嘉县:小香菇锦上添花 壮大产业扶贫新引擎
- 贵州松桃:小小香菇铺就幸福路(图)
- 广西南源村:小香菇成大产业
- 河南南召县皇后乡小香菇成增收致富好宝贝(图)
新闻关键字: 香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