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齐齐哈尔黑木耳产业助农增收(图)

齐齐哈尔黑木耳产业助农增收(图)

蔬菜网  时间:2018/8/31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454   网友评论:1

黑木耳

  一栋栋的控温大棚、一列列的木耳菌袋、一排排正在晾晒的黑木耳……近日,由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黑龙江东北网络台承办的“砥砺四十年奋进看鹤城”——网络媒体走进齐齐哈尔大型新媒体宣传报道组来到龙江县,探访当地*的扶贫项目——食用菌生产基地。

  “黑木耳在生长期间容易腐烂,我们的控温大棚可以调节温度,并且四周可以打开保持通风,里面的菌包都是挂袋生产脱离地面,避免泥水污染。”站在黑木耳培植大棚里,公司副总经理宋长军介绍说,绿铭公司从菌包生产,到木耳培植,再到包装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和扶贫产业挂钩,可以带动一万余名贫困人口增收,其中2000人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

  在黑龙江展览室里,摆放着“超微复合粉”等十余种黑木耳产品。宋长军告诉我们,龙江县凭借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出产的沙棘木耳中,黄酮的含量是普通木耳的8倍,对人体免疫力提高和延缓衰老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还对黑木耳进行了精深加工,采用破壁技术生产木耳粉,开水冲泡30秒就能喝,营养可以*吸收,5克木耳粉的营养含量就能赶上50克黑木耳的。”

  龙江县是闻名全国的产粮大县、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同时也是省级贫困县、国家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实施县份,贫困人口4750户、10547人,贫困发生率2.26%。

  2016年至2017年,龙江县政府累计投资8700万元,将绿铭公司扩建成年产1000万袋黑木耳菌包生产规模,实现菌种制作、出菇示范、周年生产的实验基地,新建三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同时,建设标准加工车间,进行产品回收、加工、销售,年可回收加工食用菌5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实缴税金300万元。绿铭公司对菌包厂和山泉、错海食用菌基地的进行整体租赁经营,年租金60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人口分红,人均增收600元,实现食用菌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全覆盖。

  此外,菌包厂和食用菌基地日常经营管理固定用工200人,人均年劳务收入2.4万元;挂袋和采耳繁忙季节,带动贫困户及一般农户就业2000人次,人均生产季劳务收入达到4500元。成功举办沙棘木耳采摘旅游节,引导近郊游消费者进行采摘旅游体验,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销售湿木耳6000余斤,干木耳5000余斤,木耳销售收入实现30余万元,本地群众销售土特产收入达3万余元,实现了“党建+扶贫+产业+旅游”的多赢效果。

  近年来,龙江县坚持把发展作为*要务,统筹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0.9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9.6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98亿元,同比增长14.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728元和14176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4%,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蔬菜网编辑:agronetjtt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