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湖北恩施:李辣子”闯市场

湖北恩施:李辣子”闯市场

蔬菜网  时间:2018/7/3  来源:恩施日报  阅读数:409   网友评论:2

  今年33岁的宣恩小伙李才志这几年多了个新名字:李辣子。对于这个昵称,李才志不仅认同,而且喜欢,如今他的微信名也换成了“李辣子”。

  人如其名,自2009年开始种植辣椒到如今拥有自己的“辣椒王国”,李才志实现了从一个菜贩子到拥有集富硒辣椒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的完美蜕变。如今,因为这一棵棵小辣椒,李才志不仅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更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一股火热的力量。

  辣椒之中窥商机

  说起与辣椒结缘,李才志坦言是一个巧合。

  2007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李才志决心自己创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借钱在晓关侗族乡桐子营村集镇开了一家中国移动代理服务店,做起了手机销售、批发的生意。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能维持生活。2010年,他的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位来自四川收购辣椒的客户,希望李才志能够帮助他收购辣椒。

  “辣椒是调味的必需品,肯定有市场。”敢于尝试的李才志稍作思考就答应了下来。利用自己的门店人流量大的优势,很快他就从当地老百姓手中收购到一批辣椒,经过与四川收购商联系,每公斤辣椒他赚得1.2元。

  经过这*“送上门”的辣椒生意,李才志从中看到了商机。第二年,他开始自己租地,办辣椒种植基地栽种辣椒。与此同时,他外出参观学习,了解辣椒的市场,并自建加工厂深加工,提高辣椒的附加值。

  “宣恩的平均海拔高,种出来的辣椒品质好,辣度适中,并且还含有硒元素。”通过比较,李才志着重种植开发“辣椒王”和“艳椒”两个品种。从辣椒的种植、施肥、烘干到市场销售,这些环节,李才志都亲力亲为。

  2011年,李才志自己种植的辣椒,利润从去年的每公斤1.2元上升到10元,李才志300亩辣椒为他带来了120万元的收入。同年,李才志的辣椒与武汉“周黑鸭”食品签订了销售协议。上乘的口感,过硬的质量,不仅保障了销路,更让李才志的辣椒“火”到了省城。

  辣椒闯出大市场

  2012年,李才志回到家乡珠山镇大坝沟村注册成立志龙辣椒专业合作社,采用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大面积发展辣椒产业。但是事情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许多农户因求稳怕失败的心理作用,不敢大面积种植。为解决这一问题,李才志不仅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在春节刚过完就跟村民签订收购合同,在种植管理期间派专人进行指导,让他们吃定心丸。

  2014年,李才志成立了湖北鹏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厂房搬到了县城工业园区,签约种植农户已经不只局限于大坝沟村,而且发展到了整个恩施州,签约农户达5000余户,签约面积2万余亩,公司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

  从卖干辣椒到卖辣椒酱。如何从粗加工转向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李才志一直思考的问题。2015年,公司建成两条热风多层翻板式自动化辣椒烘烤生产线,一条整齐热风多层翻板式辣椒自动化烘烤生产线和近1000立方米的冷藏冻库,可年处理鲜椒5万吨以上;2016年,公司又引进智能色选机组一套、智能风选机一套和自动去把机,将干辣椒做成辣椒酱。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标准化基地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鹏博生态着力抓好建基地、拓市场、保安全、创品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如今,“李辣子”商标旗下拥有干、鲜、泡辣椒系列产品,生态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辣椒点亮脱贫梦

  “春天一片白,夏天一片绿,秋天一片红。”这是长潭河侗族乡猫村子村村民对辣椒产业的生动注解。受制于地形地理原因,该村多年来无主导产业。2014年该村开始发展种植茶叶,但是茶叶需三年收益,这中间的产业空白期如何发展成了一道难题。

  2015年,经过县工业园区牵线搭桥,李才志带着辣椒收购合同来到村里,与村委会签订了300亩辣椒种植协议,免费发放辣椒种子,并承诺以市场保底价进行收购。

  “同样的几亩地,一年能挣这么多钱,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这几天,村民赵永舟在自家3亩辣椒地里除草、施肥、提埂,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去年,他的辣椒每亩收入达到4500元,摘下了“穷帽子”。经过3年发展,猫村子村53户贫困户种植辣椒年收入共计30万元以上,成为村民们的脱贫希望。

  与猫村子村一样,全县8个乡镇适宜种植辣椒的贫困村都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采取辣椒种植填补产业空白。

  “不能只想着自己富,还要让父老乡亲的腰杆挺起来,腰包鼓起来,让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辣’起来。”看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辣椒中觅到致富路,李才志既高兴,又充满着压力。

  为激发贫困户的种植热情,李才志的公司成立了基地发展产业帮扶指挥部,安排30余人对贫困户进行点对点帮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农药、有机肥、地膜等物资和技术。价高时,以市场价为准,价低时则按保护价回收。

  产业带动、农企结合、联合发展,如今李才志带领着公司员工积极投身*扶贫,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联办基地、订单合同、农副产品保护价回收等方式,带动宣恩及周边县市2万户,年可为农民提高现金收入达6900万元。

蔬菜网编辑:agronethh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