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山上的“蔬菜书记”
蔬菜网 时间:2018/7/2 来源:重庆日报 阅读数:417 网友评论:2
在林桥的带动下,重庆省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许多村民依靠种植蔬菜实现脱贫致富。
和许多村支书不一样的是,林桥是个经常“不落屋”的书记。每隔不久,身为鑫桥蔬菜种植公司老总的他就会在全县甚至全国范围到处跑销售,人送外号“蔬菜书记”。
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瑞丰社区的村民对他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么多年来,他不仅在这个平均海拔1300米的高山上把蔬菜产业搞得有声有色,还把全乡村民带动起来,让大家跟着他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1999年,25岁的林桥来到山东寿光,谋得了一份蔬菜基地经纪人的活儿。一年多后,他转战广州。每天清晨,林桥工作的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蔬菜以及各大超市的采购员,在山东寿光只卖几分钱一斤的白萝卜和卷心菜,在这里可以卖到1元/斤,而他也从中觅得了商机。
2004年,林桥带着务工攒下的25万元回到家乡,并用住房抵押贷款40万元,找亲朋好友借款35万元,共筹集资金100万元,注册成立了奉节县鑫桥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林桥的创业路并不顺。乡亲首先就泼了一瓢冷水:“种了一辈子菜,卷心菜没卖到1块钱/斤,你就有办法了?”“到时候你不收咋办,要是你又跑出去打工了,我们吃菜叶子能填饱肚子吗?”
面对乡亲的顾虑,林桥知道,解释是不管用的,只有靠事实才能说服大家。
但*年的收成就给他当头一棒:2014年,林桥发动乡亲们种植萝卜,并以0.13元/斤的价格予以收购。当他满怀信心地来到广州销售蔬菜时,却发现因为不懂打冷技术,萝卜大多坏掉了,只得以1袋1元(每袋60斤)的价格卖掉,亏得血本无归。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退却只能亏得更惨。”林桥说,幸好当年打工结识的广东老板听说后,派了两名技术人员驻地指导了近两个月,帮助他在下一个收获期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借此巩固了销售渠道。
自此,林桥的蔬菜产业逐渐走上了正轨。
“党员就要起带头作用”
2010年,林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党员就要起带头作用,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发展好蔬菜产业,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林桥说。
于是,他在公司定下了几条规矩:一是按照“产前投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合同价回收”的方式,带动村民参与蔬菜种植;二是对农户进行“二次返利”,以辣椒为例,合作社产地协议价为0.6元/斤,卖到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市场价格是1.5元/斤,1000吨辣椒大致可获利100多万元,其中60%将二次返利给农民;三是务工工资实行月结,绝不拖欠村民一分工资。
如此一来,主动要求加入鑫桥蔬菜公司及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鑫桥蔬菜公司的种植面积从150亩扩大到1500亩,再到3000亩、5000亩,时至今日已发展到了7000亩,并带动龙桥土家族乡发展蔬菜种植5000亩。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600户村民参与其中。
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人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陈荣高年轻时是一名打砂工,干的是力气活,如今年岁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便跟着林桥种植蔬菜。几年下来,他个人承包种植的蔬菜达100亩,除去各种成本后每亩还有1000多元收入,一年净收入稳定在15万左右,比过去高了不少。
贫困户黄思波在种菜之前,靠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维持家用,但两个孩子的读书费用让他头疼。而今,他种植了20多亩蔬菜,一年收入有6万元左右,不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
鑫桥蔬菜公司落户的蜀鄂村因地处偏僻,几年前的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很多适婚青年找不到结婚对象,本村女子也不愿留在本地。而今,在蔬菜产业的带动下,该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万元,原有的61名单身汉大多组建了家庭。
“村民增收致富是我*重要的事”
产业越做越大,当地政府、群众对林桥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2016年,龙桥土家族乡瑞丰社区换届,众望所归之下,林桥被村民推选为社区支部书记,由此开始了新的使命。
瑞丰社区虽然是龙桥土家族乡的场镇所在地,但产业发展并没有多少基础。社区群众仍是以种植“三大砣”和烟叶为主,收入不高。另一方面,社区有141户贫困群众,几乎占了社区人口的1/8,而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怎么才能让群众如期脱贫呢?
“我们调整了产业结构,一是发展种植2000亩蔬菜,包括甜玉米、辣椒、卷心菜、萝卜等;二是利用高山地势种植了1500亩中药材,包括大黄、贝母、党参等。”林桥说,这两项产业对贫困群众的收入提升帮助很大。
与此同时,鑫桥蔬菜公司主动承担起41户深度贫困户的脱贫攻坚任务,每年通过订单、代销、二次分红等方式带动其增收。此外,社区通过结对的方式带动其他100户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
“我自己结对帮扶了13户贫困户。”林桥说,每家贫困户,自己都带动他们种植5亩以上的蔬菜,让其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瑞丰社区五组贫困户曾兴宴是林桥的重点帮扶对象之一。曾兴宴的母亲已80多岁,耳聋体弱,其弟曾兴述高位截瘫,家庭重担全落到他一人肩上。而林桥为他无偿提供种子、肥料,并提供技术支持。如今,曾兴宴每年种植蔬菜收入5000元,流转土地收入3500元,在公司务工收入3.5万元,加上其他补助收入,年收入达到5.2万元,实现了脱贫。
“村民增收致富是我现在*重要的事。”林桥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自己一人致富不算啥,只有大家脱贫致富了,自己这个支部书记当得才算合格。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