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发展茶树菇产业开启“致富门”
蔬菜网 时间:2018/6/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阅读数:464 网友评论:1
近日,在贵州省岑巩县平庄镇后坪村,远远望去有一排排食用菌大棚惹人注意,记者们走进大棚看到,培养基上面长出朵朵乳白色的小菇。据了解,这种蘑菇叫茶树菇。
茶树菇又叫柱状田头菇,是一种食药用菌,菌盖细嫩、柄脆、昧纯香、鲜美可口,因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也得名茶树菇。柱状田头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柱状田头菇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利尿、健脾之功效。
据悉,岑巩县平庄镇后坪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扶贫,将种植食用菌作为扶贫的重要抓手,鼓励村民种植茶树菇这一新兴产业。去年,村民田洪湖成立的岑巩县黔林原生态茶树菇培育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平庄镇附近的亚林、后坪两个村村民脱贫致富,与75户贫困户签订了利益联结协议,让村民们得到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田洪湖还成立了生产茶树菇的贵州苗岭黔菇菌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20亩,于2018年1月注册,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一期已建有茶树菇菌袋生产车间一座,出菇大棚6座,新建大棚12座,可日生产茶树菇菌袋4万袋,年生产茶树菇菌袋800万袋,种植茶树菇200万袋,年产茶树菇140万斤,年产值680万元,利润320万元。
目前,公司以“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的模式,以政府指导、企业实施、村级参与贫困户受益的理念,与贫困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采用“三统一保”的运营模式,即公司统一菌包生产,公司统一种植管理,公司统一销售,确保每个菇包在0.5元以上利润,村集体经济利润的70%作为贫困户分红,30%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方式进行经营分红。
相关新闻
- 海南陵水:小小茶树菇也能赚“大”钱
- 海南陵水:茶树菇成为“致富菇”
- 贵州铜仁:茶树菇成为增收致富“金钥匙”
- 湖北大悟:着力打造“茶树菇镇”
- 贵州江口:茶树菇成为贫困户的“扶贫菇”
- 田甜:种植茶树菇一年赚了四十万
新闻关键字: 茶树菇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