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农民有只增收“金耳朵”
蔬菜网 时间:2018/6/2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阅读数:379
“今年毛木耳行情很好,现在干木耳每斤12块多钱,比去年高两块。”日前,在山东省鱼台县清河镇赵店村,正在自家大棚里采摘毛木耳的村民赵新中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种毛木耳的第10个年头,在自家的7亩地上种了3座大棚、共计20多万个菌袋的毛木耳,按每个菌袋纯收入1元计算,他今年光这一项就能收入20多万元。
鱼台县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非常适宜毛木耳生长,产出的毛木耳耳片大、厚实,质量好,价格高于其他地区。早在1985年,该县就有农民开始种植毛木耳,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鱼台看中毛木耳产业“变废为宝”的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把做大做强毛木耳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通过资金扶持、龙头带动、技术指导、质量提升等举措,把毛木耳产业发展为地方支柱产业。
“我们整合各类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借助‘山东省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山东省食用菌夏季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和‘特色农业产业扶持’等项目,推广应用智能微喷系统和杀虫配套设施等现代优质毛木耳优新技术、高产高效栽培和病虫害生态化治理技术等,显著改善和提升了毛木耳等食用菌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档次。”鱼台县农业局局长张永强说。
“我县原来毛木耳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市场分散,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质量难保证,广大种植户以销售初级毛木耳干鲜产品为主,价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鱼台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农艺师刘永说。近年来,鱼台县鼓励种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协会等组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加工运作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在位于清河镇石集村的济宁闽丰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收购来的毛木耳被输送到流水线上,先后进行清洗晾晒、机械筛选、人工精选、微波烘干、分装称重和真空包装等程序。公司负责人介绍:“立足鱼台木耳种植面积大、质量好、供应稳定的优势,公司年可加工木耳干品2000多吨,主要销往东南亚,每年可实现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看到种木耳能赚钱,很多原来在外边打工的农民都选择回来种木耳。”赵松田说,“不光种木耳,装菌袋每月也能赚三四千元,摘木耳每月也能赚近2000多元,很多老年人和残疾人都能靠这些增加收入。”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鱼台已建成现代标准化优良菌种繁育中心1处、毛木耳菌包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加工基地10处、500亩以上的毛木耳高效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5处,全县毛木耳种植面积达到7300亩,年产鲜耳39.8万余吨,产值达11.89亿元,毛木耳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的“金耳朵”。鱼台成为全国毛木耳生产规模*的县,2015年以来,先后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食用菌全国*主产基地县”和“毛木耳之乡”。
相关新闻
- 天水市麦积区:打造“木耳之乡” 推动“三变...
- 新疆裕民县木耳成了村民致富“金元宝”(图)
- 新疆裕民:木耳成了村民致富“金元宝”
- 山西吕梁:农户种植木耳摘掉“穷帽子”
- 内蒙古赤峰克:木耳成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 黑龙江伊春:种植黑木耳开创增收渠道
新闻关键字: 木耳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