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电商+产业”助推虾子辣椒线上发展

“电商+产业”助推虾子辣椒线上发展

蔬菜网  时间:2018/6/21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434   网友评论:3

  椒农们选椒、分类、装袋、上车,这是遵义新蒲新区虾子镇每天都在上演的繁忙景象。

  为了让虾子辣椒做大做强,受电子商务热潮影响,虾子镇已不满足于实体市场交易。现在,虾子辣椒市场设有虾子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了网货供应展示厅、网购体验台、电子商务办公室等功能区,向上加强与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向下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网店建设、业务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

“  亲,你需要什么?我们店里有干辣椒、辣椒面、油辣椒、糟辣椒、泡椒……当天即可发货!”

  每天早晨开店后,虾子镇亿丰缘食品辣椒超市的老板黄家妮*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她的淘宝网店接单。黄家妮和丈夫在淘宝开了两家网店,主要销售虾子特产辣椒,运行了4个月,网店已有四颗星,平均每月有近5000元的收入,并且网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来到虾子镇的电子商务街,这里的大多实体店都加入了电商大潮,将实体销售、淘宝网购、微信营销结合,运用多种渠道买进售出,将辣椒生意无限延伸。

  “虾里红”店前已经堆满等待邮寄的包裹。老板宋加勇说道:“现在比较稳定,每天都有二三十个包,里面都是装的各种各样的辣椒,一会儿等到快递公司的人过来取走。”

  宋加勇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回来后看到亲戚做辣椒生意还行。让长期在外打工的他看到了辣椒市场的商机,于是也跟着做起了辣椒买卖。为了将自己的辣椒生意做大做强,宋加勇还到工商局注册自己的辣椒品牌“虾里红”。

  “我们的实体店主要面向的是遵义以及周边的客人,网店面向的范围就广多了,比如像湖南、上海、浙江啊这些,都有很多客人在淘宝上买辣椒。”宋加勇讲道,像现在这样两条腿走路,不但把虾子辣椒推广得更远,也让我们能增加更多地收入。

  从*开始的实体店销售,到如今通过淘宝、微信营销,宋加勇大概算了个账,一年销售辣椒在20吨以上。随着辣椒需求的不断增长,宋加勇将老家的5亩地全部种上了辣椒,不仅如此,他还发动周边村民,以订单的方式发展辣椒种植40余亩。

  贵三红”辣椒系列食品选用虾子辣椒为原材料,采用*秘方与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精制而成,一直以来受到各地客户的喜爱。它生产的辣椒系列产品除在国内市场畅销之外,还远销美国、墨西哥、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贵三红”负责人胡广芬说道:“在线上,‘贵三红’已经有了行动,尤其是随着厂区的扩大,电商的份额我们也在不断加速提升。”目前,“贵三红”的领域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通过代理机构、办事处和专卖店等模式进驻各个地区,从省级、市级、县级一层层逐步渗透,下一步还要直接进社区,以期做到品牌全覆盖。

  如今,遵义辣椒产业已经搭上了快车,新蒲新区正在建立中国虾子辣椒云,实现遵义辣椒从种植、销售、物流为一体的数据分析平台,并实现对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虾子辣椒云顺应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是贵州省7+N朵云之一的重要商品追溯云的辣椒板块。在云平台辣椒市场综合指数动态展示系统上,以地图和图表对我国十大辣椒市场的产品种类、生产量、销售量及价格进行综合数据对比,并按需求生成全国辣椒产品价格趋势图。云平台还采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对辣椒种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形成产品来源可查,实时监控的系统。

  小辣椒、大生意,虾子辣椒的种植已远远不能满足它的市场交易,现在虾子更大的功能其实是“流通”,它吸引世界各地的辣椒到此汇聚,然后通过它巨大的市场能力,再将辣椒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满足“全球采购”的预期。

蔬菜网编辑:agronethh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