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大棚小"西瓜"脱贫大"产业"
蔬菜网 时间:2018/6/10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671 网友评论:1
6月7日,在安徽砀山县程庄镇百思农农业科技公司的新品种西瓜大棚内,一个个翠绿滚圆的西瓜若隐若现地藏在瓜秧里。瓜农周霖来到地边,熟练地在瓜上一敲,便挑选出一个个已经成熟的西瓜。
“相比于露天的西瓜而言,大棚种植的西瓜虽然个头较小,但产量高,一个棚的产量比露天要高出30%到40%左右,市场价格*能卖到1.4元一斤。”周霖高兴地说道。
“没想到我还能靠种瓜脱了贫,这真要感谢百思农公司,没有他们真心教给我种西瓜的技术,我想都不敢想呀。我种的3亩西瓜,估计收入可以达到15000元。”周霖盘算起今年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
在进大棚的时候笔者就注意到在每个瓜棚的入口处,都挂着一个种植培训联系卡,卡上记录着贫困户的姓名、地址,还有相应的技术员。
程庄镇王屯村是贫困村,地处砀山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主要以水果和蔬菜种植为主,但因种植水平比较落后,产业发展更是没有起步。全村2000余人,贫困户330户,贫困人口1003人。
“大棚西瓜种植是程庄镇的扶贫产业,贫困户来基地工作,不仅能得到工钱,还能学到技术。”百思农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魏巍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来到大棚里,“去年我们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这个占地70多亩的钢架棚,并根据市场需求从国内外引进红灵、小兰、金蜜童等多个精品新瓜种,通过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的西瓜新品种。”
“为了带动贫困户,我们把大棚承包给当地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西瓜种植,带动村民共同脱贫致富。”魏巍说道,“去年以来,王屯村已经有将近一百户贫困户陆续加入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参加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班,已有50多户贫困户掌握了种植技巧,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贫困户们在这里工作并固定参加技术指导。农忙时,他们可以在自己家做农活;农闲时,他们就会来到基地内跟随技术员,一起护理这些脱贫致富的“宝贝”。
“目前王屯的西瓜主要是买方市场,西瓜的品种也比较单一,成熟周期相对来说有点短,我们公司针对这个情况,引进开发了几个新品种,把西瓜的成熟周期延长,而且把品质提高,由原来的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这样咱们瓜农的收入就比之前要高得多。现在王屯的很多贫困户都在这里种瓜,咱们这些全都做好以后,就更有利于农超对接以及订单农业。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做下去,订单农业形成,农超对接形成,能很快提高农民的收入,到时别说是脱贫,就是致富也不成问题!”魏巍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新闻
- 山东潍坊:小西瓜种出大梦想
- 山东莘县延伸西瓜产业链条促*脱贫
- 陕西华阴:一个5斤的西瓜卖50元
- “二维码”西瓜富了华阴市余家村
- 湖北宜昌:冷棚西瓜助农增收致富(图)
- 贵州松桃:西瓜喜丰收销路不愁瓜农笑
新闻关键字: 西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