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小蔬菜引“活水”
蔬菜网 时间:2018/5/25 来源:安顺日报 阅读数:409
翻地、播种、施肥、抹叶、护苗……连日来,在贵州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落城村盛腾蔬菜园里,村民们正忙着种植、管护新建蔬菜基地的*季蔬菜,到处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在家门口的蔬菜园里干活,每天能拿到70元的劳动报酬,挺好的。”正在蔬菜田里为茄苗抹叶的落城村花鱼田组村民江莲秀说,家有两个孩子在上学,正需要花钱,只要能赚钱辛苦点没什么!
“我家流转5亩地给公司种植蔬菜,除每年每亩能拿到650元的土地流转费外,在公司的蔬菜基地干活还能拿到劳动报酬,这让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落城村新苑组村民韦兴玲说,虽然50多岁了,手上活路做起也不算累,能为读大学的孩子赚点生活费感觉很好。
“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的落城村土地肥沃、水资源好,对发展蔬菜产业有很好条件。”盛腾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老板李和益说,他之前在相邻的火花镇江纳村种植蔬菜,在蔬菜产业的种植、销售等环节上有一定的基础,种植出来的蔬菜全都运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去销售。
“原黔华公司在落城村发展蔬菜基地,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该蔬菜园闲置了一段时间。”四大寨乡乡长吴勇说,为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源,去年底,四大寨乡政府与盛腾公司商谈后,把原黔华公司在落城村的980亩蔬菜基地流转给盛腾公司发展蔬菜产业。
“之前我们在江纳村种植的蔬菜品种以菜心、芥兰、小白菜等低矮叶类蔬菜为主,并掌握了这类蔬菜的种植技术,同时还有了较好的销路对接。”李和益说,对于种植茄子、西红柿、苦瓜、豆角等高杆类蔬菜还是*次。然而,同在落城村发展蔬菜产业的和国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和国,长期以来,一直种植的是高杆类蔬菜,对西红柿、茄子、苦瓜等品种的种植技术和销路方面了如指掌。经协商,李和益和朱和国决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原黔华公司的980亩蔬菜基地。
记者在落城村大田坝村蔬菜基地处看到,几位村民正在用塑料绳绑护西红柿苗,西红柿田里挂满着青红色的果果。
“自从落城村一带的低热河谷蔬菜园发展以来,除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外,其余大多时间我都在蔬菜园里干活,平均每月在蔬菜园赚2000元不成问题。”管护西红柿苗的大田坝村村民陆小英说。
“种植的这批西红柿下周就可以采摘销售了,我们种植的西红柿大都销往贵阳、重庆等周边一带城市。”朱和国说,我自己有80多亩地的蔬菜基地,与盛腾公司合作后,双方之前的蔬菜基地不纳入合作范围。只合作共同发展原黔华公司的980亩蔬菜基地。
“两个公司合作后,我们春夏种植茄子、苦瓜、西红柿等高杆类蔬菜,到秋季后,种植菜心、芥兰、小白菜等低矮叶类蔬菜。”李和益说,目前,在蔬菜基地做工的村民,他们每天按工时计酬。到秋季开始种植菜心、芥兰后,为了提高蔬菜基地的产能效益,激发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他们将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来运行。
“返租倒包”就是公司从村民手中把土地流转过来,再承包给农户种植蔬菜,公司提供耕种设备、肥料、种子、技术指导等,农户投劳种植,生产出来的蔬菜按照每斤6毛钱的价格收回统一销售,农户零风险投劳增加收入。
“就拿种植西红柿来说,每种植1亩西红柿,从下种到采收需要60多个工时。我在落城村发展的80亩地的蔬菜园,每年只种植一季高杆类蔬菜就支付出30多万元的人工工资。”朱和国说,如果秋季再种植菜心、芥兰等蔬菜,所需人工量更大。发展蔬菜产业让自己赚到利润的同时,还带动了本地村民的经济发展。
“蔬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村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费外,在蔬菜园里就近就业,还可获得劳务收入。”落城村村支书付思美说,单由盛腾蔬菜公司和和国农业公司共同盘活的980亩蔬菜园就可带动100余户贫困村民脱贫。目前,落城村除了盛腾蔬菜公司与和国农业公司合作发展的蔬菜园外,还有澄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的400亩的蔬菜基地,可以说,蔬菜企业为落城村注入了活力,加快了落城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