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做好“苗文章” 铺就“致富路”
蔬菜网 时间:2018/5/25 来源:山西新闻网 阅读数:404 网友评论:3
走进位于应县南泉乡周家地村的禾顺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人来人往、机械轰鸣,好不忙活,本来就不宽大的温室大棚门口让停放的农用车辆和农用机械堵得严严实实的。“时下 ,正是售苗的好时机,今年客商比往年多,行情好、价格高。 该合作社理事长岳玉文-边往大货车上装蔬菜苗,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无不让人想起岳玉文夫妇扎根塔乡沃土,一心在育苗上下绣花工,用勤劳、好学、实干为乡民铺就致富路的传奇。
岳玉文出生在茹越峪大山深处, 18岁走出大山,在县城建起了机械加工厂, 1992年起他与妻子赵爱青一同搞起了应县至山东的运输生意,在山东摸爬滚打的这几年,不仅结识了许多山东朋友,而且磨练了他的意志、开拓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识,尤其是山东寿光和青州的蔬菜、花卉产业,特别吸引他的眼球,加上当时温室大棚的种植模式在塔乡大地还处于萌芽期,多数人们还沉浸在传统农业种植中,这些触使他有了精心学艺、引进技术、回乡创业的想法。于是,,在2009年,夫妇二人将运输车辆卖掉,怀揣着仅有的积蓄和卖车钱,凭着一颗火热赤诚之心走上了回乡创业之路。当年10月,在县政府、乡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夫妇二人投资建起了温室大棚,成立了应县禾顺苗木种植专业台作社。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占地面积700亩,现有员工18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技术人员3名,总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150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各一座,并配置了自然通风系统、采暖系统、自动加湿系统、控制系统、补光系统等高科技设施,实行自动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主要培育无公害抗病毒蔬菜和野生黄芪种苗。是全市的龙头企业和工厂化育苗先进单位,是推进全市农业转型跨越的领航项目。
应县是一一个蔬菜产业重点县,种植蔬菜就需要先育苗,但是传统的散户育苗投资成本高、科技含量低、成活率不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上这几年病虫害侵蚀、气候变化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一个瓶颈,而禾顺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无疑打破了这一瓶颈,成为推动应县“南菜”板块的一匹黑马。该台作社弓|进了山东青州、寿光蔬菜种苗培育高新技术,致力于连栋智能温室蔬菜工厂化穴盎集中育苗技术研究应用,所生产的蔬菜苗全部采用德国基质+珍珠岩培育而成。岳钰文告诉笔者,目前合作社蔬菜工厂化育苗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集中育苗规模化、种植品种优质化、生产农艺标准化、生产过程安全化、销售形式组织化。所生产的穴盘苗具有“早发、优质、抗病、高效”的优点;种子发芽率高,种苗根系发达,出苗整齐健壮,种苗不带病菌,带土定植,无缓苗期,移栽成活率高,发棵快,生育期短,产量高。该技术体系在国内一直保持领先水平。 "这里培育的蔬菜苗绿色、环保、无公害,成活率高、抗病毒性强、产量高,生产的果实特别优质,深受广大客商青睐,今年我又育3亩15000株蔬菜苗”, 山阴县西安峪菜农李丽清说。今年,该合作社培育蔬菜种苗1000万株,涉及青椒、尖椒、西红柿、黄瓜等20多个品种,发展大棚、露底优质蔬菜2000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为晋蒙等地区培育优质野生穴盘黄芪种苗,发展野生黄芪13000亩,解决农村剩余劳力200多人。
在强化技术育苗的同时,该合作社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 着力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一方面,构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与农户和蔬菜大棚种植户签订包培、代育等形式的订单合同,统-提供优质种苗、农资、技术培训、生产监测等服务,做到生产流程标准化、生产过程安全化、销售形式组织化。另一方面,构建点广面宽的销售渠道,一头建基地连农户,及时传递市场信息,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实现了生产流通的组织化;一头联市场引客商,合作社与山东寿光、北京、河北、内蒙、山西等蔬菜批发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为菜农搭建了良好的市场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架起了通向小康之路的鹊桥,实现了互利共赢。此外,该合作社每年还为20多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育苗、技术培训等,据了解,今年累计为贫困户免费赠送蔬菜苗1600多株。通过和顺苗木合作社的引领带动,在应县“南菜”区域,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效应,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以设施蔬菜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健康发展,从而强力推进了应县“南菜”板块强势发展,进而夯实了 “应州绿”的地域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大棚种植农户,每棚可增收3000元,露地蔬菜种植亩均增产4000斤,增收2000元以上,合作社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50多万元。和顺苗木专业合作社现在已成为字誉朔州市的工厂化育苗基地。被授予“全国现代农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山西省 现代农业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全省“巾帼文明岗”、朔州市工厂化育苗先进单位和龙头企业、巾帼创业就业基地、妇女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等荣营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谈及下一步发展,岳玉文激动地说:今后我将不断引进新技术,在保留常规蔬菜苗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量大、有特色的新品种,把蔬菜种植这一特色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到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让更多的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