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温宿:花果村长出“致富菇”
蔬菜网 时间:2018/4/26 来源:阿克苏日报 阅读数:394
4月23日,记者走进新疆温宿县阿热勒镇花果村,10座彩钢大棚沐浴在阳光下。大棚里一个个戴着“帽子”的白色双孢菇从菇床上探出了头,菇农们动作娴熟,往下一摁,轻轻一扭,小小的双孢菇就脱离了菇床。
“这个双孢菇基地的老板是王洪亮和马正军,他们能吃苦、干劲足,主动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花果村农民阿不力克木·尼亚孜说。
王洪亮今年56岁,在花果村种植棉花、蔬菜。马正军55岁,曾以贩卖蔬菜为生。两人之前素不相识,因为*蔬菜收购而相识,共同走上种植双孢菇的道路。
马正军是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2006年来到阿克苏谋生,一直从事蔬菜收购销售工作。他说:“我发现市场上双孢菇的价格比较高,销量也很大,关键是地区没有种植基地,一直想把种植双孢菇当做创业项目。”
2016年夏秋之交,马正军来到王洪亮家收购冬瓜,看着王洪亮家的土地只种植冬瓜,就向王洪亮讲述夏邑县家家户户种植双孢菇增收致富的故事,既节约土地资本,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我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听了马正军的介绍,我很感兴趣,就想去实地考察,看看能不能发展这个项目。”王洪亮说。
2017年3月,在夏邑县蓝天双孢菇菌厂技术人员指导下,王洪亮和马正军建设双孢菇基地,当年10月*茬双孢菇开始收获。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没有挣到钱,但他们并不气馁,虚心向专家请教,整天泡在大棚内,精心培育双孢菇。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掌握了种植和管理技术,今年4月开始,王洪亮和马正军培育的双孢菇产量比*年增加了两成,而且品质更好,效益明显提高。“双孢菇一年春秋两季,一季产四茬,我们现在共有7200平方米的菇床,一平方米菇床能够产出20公斤双孢菇,一公斤双孢菇批发价15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马正军说。
“王老板,种植双孢菇这个项目到底行不行?要是好的话,我打算跟着你们干。”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在采摘双孢菇的村民阿不力克木·尼亚孜说,他也想掌握双孢菇种植技术自己创业。
“很多人问我双孢菇种植问题,我都毫不保留讲解,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大家共同致富。”王洪亮说。
花果村党支部书记宋平介绍,双孢菇种植是一项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的项目,加之该项目所需的秸秆、牛粪等原材料非常充足,还可以为农业、畜牧业和菌类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去处,因此许多村民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