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洋葱 节瓜 菜豆 白菜 甘蓝
热门新闻: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列表 >  中国种业突破重围靠什么

中国种业突破重围靠什么

蔬菜网  时间:2018/4/13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数:460   网友评论:3

  来自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推进会上的*新数据显示,目前,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生产用种,均为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蔬菜“洋种子”市场份额已降至13%左右。

  种业是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市场和产业的制高点。

  在全球种业寡头垄断格局下,中国民族种业是如何突围的?让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给中国农作物装上“中国芯”,靠的是什么?

  中国碗要装中国粮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今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山前村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流转了7500亩土地,全部使用了“吉单209”玉米种子。

  而就在去年,他所承包的地块,投下去的还是进口种子。“四五年前,国外进口的玉米种子因为高产、抗病、果实质量好销售火爆,但进口种子导致土壤和植物产生根腐病,同时国产种子技术上来了,产量也不低,大伙都改用国产种子了。”薛耀辉说。

  长期在东北地区从事玉米种子研发的魏巍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魏巍说,五年前,美国先锋公司主推的“先玉335”系列玉米种子占据吉林省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目前种植面积不足高峰时的十分之一。

  变化的背后是我国民族种业的不断崛起。

  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公斤,价值达500亿元。21世纪*初10年,我国种业刚刚起步,恰逢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布局之时。国内种业市场放开后,民族种业发展遭遇巨大压力。“洋种子”席卷而来,震撼了国内种业市场,也警醒了种业人。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种业安全保障能力,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吴晓玲介绍,近年来,我国种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按新种子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主要农作物里,水稻、小麦、大豆三大作物全部是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玉米国外选育的品种已降到10%,棉花国外品种不到5%。此外,蔬菜自主选育的品种也占到87%。

  “要坚持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把种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中国碗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说。

  半径大了 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

  近年来,虽然国产种子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然而在部分品种尤其是蔬菜品种上,国产种子和“洋种子”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户崔江元有着18年大棚种植经验,他的产品85%销售到俄罗斯,对品质要求较高,“相比之下,进口种子虽然价格高一倍,每亩投入约为3000元,但品质稳定、抗病性好、商品价值高,所以还是选择了进口种子”。

  崔江元告诉记者,他也尝试过一些国产种子,但种出来的蔬菜在产量、质量、品相上和进口的还是有差距,“国产蔬菜种子基本就用半茬或者在改茬的时候用,叶菜种子质量还不错,但大棚的高端瓜菜就不好用了”。

  曾有人将跨国种业巨头比喻成“航空母舰”,而国内种企多是“小舢板”。区别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上,更体现在科研体制、人才储备、经营模式上。发达国家种业有着上百年的市场化历程,我国自2000年实施《种子法》后才开始迈入市场化进程。

  “我们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近百年的种业产业化、市场化历程,可以说成绩巨大。”余欣荣说,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种业发展了,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是因为,我们种业的同心圆做大了,半径大了,一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更加突出。

  余欣荣分析指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快与创新利用效率不高并存,资源*鉴定、挖掘利用亟待加强;科研育种人员多、投入大与产出转化效率不高并存,工厂化、流水线式的现代育种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种业企业多、发展快与核心竞争力不强并存,企业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

  随着中国种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破解这些难题的努力已经在各地展开。

  加快抢占世界种业科技制高点

  余欣荣分析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种业科技先后经历了矮秆化、杂交化、生物技术三次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种业跨越式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不断向纵深向全球扩张,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着深刻变革。

  “我国种业必须着眼全球种业科技发展趋势,深化改革、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加快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加快抢占世界种业科技制高点。”余欣荣说,要以绿色品种选育为重点,推进全国大换种、大换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促进种业自主创新,以质量兴种为重点,加快推进种业转型升级,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世界*种子企业。

  为促进中国种业全面崛起,专家建议,要完善种质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身份管理,构建种质资源惠益共享和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契约关系明晰种质资源所有权,放活种质资源单位运营权,赋予相关各方收益权,让育种创新各要素高效流动起来。

  此外,还要支持有品种权和专利技术的企业开拓国外种子市场,建立种业海外战略咨询智库,完善政策引导和保障措施,为种业企业和国内资本参与海外投资并购提供政策支持。

蔬菜网编辑:agronetyanglei
蔬菜网微博

转发到:

看完上面的新闻,您觉得?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