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春:把路边小店打造成种业巨头
蔬菜网 时间:2018/4/13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644 网友评论:2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部郊区的县级种子门市部,员工只有3人,固定资产不足5万元,主要批发国有种子公司种子进行零售。经过27年的稳步发展,当年的路边小店已经成为资产总额达15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员工近千人,销售范围遍及16个省,自繁自育玉米种子连续十年年销量超过一亿斤,集育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种业集团公司——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自育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32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96亿公斤,累计获得社会经济效益超过90亿元;水稻、大豆等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累计获得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连续五届入选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前十强的辽宁东亚,作为一家民营种企与隆平高科、中种集团等龙头种企并驾齐驱,创始人徐福春也已成为民营种企领军人物。
27年间,一粒种子早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徐福春依然像当年一样全心全意地为沈阳城郊的农民服务,同时也尽心尽力地为全国数亿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种子。
“每个承诺都要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早在甘肃兴建种子加工厂和制种基地;率先依靠连锁经营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先利用宣传画、电视、广播等途径宣传玉米新品种;国内*采用小包装袋包装种子并大批量使用进口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连锁经营;*家由一个小门市部发展成为全国*大型种业集团公司……27年的发展历程中,东亚种业的每*创新和飞跃都离不开徐福春。
“事前先想想咋样会赔钱”,这是徐福春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生意经”。在他看来,投身种业后的每一步不仅要三思而后行,更要准备好“退路”。“开展育种研发,科研投入能否持续稳定?扩大制种生产,制种款能否按时支付?拓宽经销渠道,经销商的返利款能否全部兑现?”徐福春早已习惯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也正因此,东亚种业多年来一直带着“诚信企业”的标签。
当被问起这些年*自豪的事是什么时,徐福春拍着胸脯说:“公司成立27年,从没有拖欠过一分钱农户的制种款、经销商的返利款以及银行贷款!东亚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以德兴业’,每个承诺都要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搞好种业、服务农民是目标,其他的都是手段”
品牌信誉就如同一坛老酒,需要时间的“宁可少赚钱也要把研发搞上去”
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总要经历风雨波折,徐福春的种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热销玉米品种“东单90”已经在辽宁连续种植推广6年,品种表现深受当地种植户认可,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然而2010年,天有不测风云,辽宁等地出现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导致包括“东单90”“郑单958”在内的多个大棒玉米品种出现空秆,*终减产甚至绝收。
当时,以大棒玉米品种为主营业务的东亚种业,所销售的都是经过审定且质量合格的玉米种子,却抵挡不住极端天气的打击,辽宁等地玉米生产遭到重创。徐福春*时间带领东亚种业全体员工为经销商和种植户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以便将损失降到*,同时为受灾农民提供优惠甚至免费种子以便来年继续生产。
救灾之余,徐福春陷入了深思,为何连年表现优异的畅销品种会突然遭遇“滑铁卢”?“说明品种不够好。”一向强调育种研发的徐福春意识到,“育种研发是种业的重中之重,还要继续加强,宁可少赚钱也要把研发搞上去!”
东亚种业在全国已有15个育种研究所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育种研发投入,并开始打造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的科研体系,引入分子育种技术和工厂化育种理念,将传统的“作坊式”育种模式转变为流水线式,并且兴建东亚富友高科技产业园,投资两亿元建成现代种业研发中心,该中心被农业部评为“农业部东北主要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评为“玉米生物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立大型科研团队和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所带来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东亚种业95%以上的品种为自主研发品种,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涵盖水稻、高粱、大豆、向日葵、蔬菜、马铃薯、林果等多种粮经作物的育种研发成果逐步进入爆发期,累计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玉米品种126个;通过省级审定水稻品种25个;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大豆品种15个;通过省级审定高粱品种两个;非主要农作物备案品种27个;获得品种权35项。目前,每年东亚种业都有近10项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有30多个新品种通过审定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涉足种业27年来,收获过成功和喜悦,也遇到过波折和瓶颈,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杰出种业企业家的徐福春,依然没有放慢步伐,继续奋斗在民族种业*前沿。
积淀和匠人的呵护,哪怕是一丝杂质也会坏了风味。*怕别人说“东亚不讲信誉”“东亚的员工不讲感情”的徐福春深知,农作物种子这一商品的特殊性,打造品牌信誉仅仅是“万里长征*步”,健全服务体系和完善技术指导则是种子企业稳步发展的第二步。
2000年《种子法》出台,一举打破了“‘国家队’一统天下,地区封闭,体制外不能经营种业”的现状。全国各地的种子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发芽,东亚种业也在世纪之交抓住了发展契机。
过硬的品牌信誉、贴心的服务团队和稳定的经销商体系,是徐福春亲手为东亚种业打造的三根支柱。“农民买的是种子,看的却是服务。东亚的经销商除了卖种子,更要送服务。”徐福春在着手编织经销商网络的同时,还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手段宣传品种,他深知,当经销商赚钱轻松时,也就更能安心服务农民。
借着政策的东风,东亚种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迅速跻身全国种业前十强行列。然而,他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种业内,随着东亚种业不断做强做大,由种业延伸出来的肥料产业、粮食贸易、畜牧业相继进入他的视野。农业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种业更甚,对此徐福春心里再清楚不过,他坦言:“除了延伸产业链,更要让工商资本反哺种业。”
仅靠种业自身,难以为继。为了让品种的田间表现更好,他成立了肥业公司;为了让农民不再愁卖粮,他成立了粮食贸易公司;为了提升农业效益,他成立了牧业公司;为了兴建育种研发中心,他涉足房地产开发;为了保障科研资金投入的持续性,他试水金融业。以种业为龙头,以肥业、牧业为两翼,以粮食贸易为延伸,以金融业为保障,以房地产开发为补充的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自2005年起,除了种、肥、牧、粮等农业领域,徐福春还在辽宁、新疆等地投资房地产项目,并参股锦州银行和新宾农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甚至在影视业也有所建树。然而,肥料、畜牧、粮食贸易、金融、房地产等板块,他都会交给合伙人或下属打理,但与种业相关每*会议、每*考察、每*调研他都事必躬亲,他的工作重心始终围绕种业。
当问及为何不把公司的种业板块交给别人打理时,徐福春一语中的:“搞好种业、服务农民是目标,其他的都是手段。”
- 好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