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汇川:小小香菇铺就致富路
蔬菜网 时间:2018/4/1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阅读数:453
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今年以来,汇川区因地制宜,把食用菌做为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之一,计划在高坪街道、泗渡镇、团泽镇、山盆镇、芝麻镇等地种植食用菌600万棒,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来到位于沙湾镇米粮村敖小芳经营的宏光光明食用菌种植场,从高处俯瞰,一座座黑色香菇大棚鳞次栉比。三月份以来,除了要采摘去年的*后一茬香菇,敖小芳和工人们还忙着为今年的20万棒菌包做准备。
“我们这些香菇就是尾茬了,但是尾茬的长势比较好,这两天价格在5块左右,只摘得到六七百斤,纯收入还有三四千。”宏光光明食用菌种植场负责人敖小芳说。
成立于2009年的宏光光明食用菌种植场建有43个种植大棚,年产香菇70多万斤,销售额达200多万元,每年为村民提供30多个季节性岗位。靠着香菇种植,敖小芳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今年1月,她当选省人大代表参加贵州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据宏光光明食用菌种植场负责人敖小芳介绍,2018年,食用菌是汇川区重点扶持对象,也是重点的脱贫攻坚的一种产业,所以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把我们香菇这个产业做成我们镇的龙头产业,带动老百姓一起富裕起来。
走进泗渡镇的松杉村兴隆建全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香菇大棚,一根根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冯建全告诉记者,这几天每天有2至3吨香菇从自家的香菇基地运往遵义和桐梓市场。
2013年,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冯建全瞅准香菇产业发展商机,投资50万元流转20亩土地发展香菇种植,并于2015年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并在合作社做工。
刘大凡是村里的低保户,夫妻俩患有重病,每年1万多元的医药费让一家人苦不堪言。自从在合作社做工后,他家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如今,合作社香菇种植规模已达82亩,建有钢管大棚 63个。去年,合作社年产量近36万斤,销售额220多万元。
“今年我准备扩建1万个平方的大棚,灭菌锅炉3台,冷库自己还要筹备资金建到100多个立方,还要搞一个接待中心,学习室,会议室,现在正准备在建。”泗渡镇兴隆建全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建全说。
为让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汇川区农牧局和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加强食用菌市场质量检测与监管,从源头上把控,确保食用菌绿色与安全。
“我们又通过监督抽检,对全区的主要的农产品和大户他们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不定时的监督抽检,在镇级层面,他们随机随时地都对我们辖区内的这些农产品进行例行抽检,对农资市场也在加大监管和检查的力度。”汇川区农牧局执法一大队执法人员蔡春说。
据统计,目前,汇川区共有1家食用菌企业和7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去年,全区种植香菇190万棒,产量540吨,产值777万元。
为了让小小香菇成为促进汇川经济发展,带动农民有效脱贫的大产业,今年以来,汇川区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计划在高坪街道、泗渡镇、团泽镇、山盆镇、芝麻镇等地种植食用菌600万棒。
“食用菌经济效益很高,每亩产值平均可达3万元,是玉米产值的30倍,但它的种植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也很大,我们选择的这5个示范点原本就有种植基础,具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我们将依托这5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汇川绿色食用菌品牌的影响范围,助推全区食用菌的生产销售。”汇川区农牧局副局长张方林说。
相关新闻
- “小蘑菇”做出大文章 拜泉县打造食用菌扶贫...
- 河南宝丰:食用菌圆了贫困家庭的脱贫梦
- 广西隆安:发展食用菌产业 走上脱贫快车道
- 贵州安顺:食用菌产业播撒“致富梦”
- 陕西商洛:食用菌产业成为脱贫支柱产业
- 河南:食用菌棚承载致富梦
新闻关键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