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钟山:找到挣钱门路 带领村民致富
蔬菜网 时间:2018/4/10 来源:黔讯网 阅读数:492 网友评论:1
3月27日,在贵州钟山区大河镇渡口村艺仁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苏远华看着100余亩芦笋发芽、生长,脸上笑开了花。等待3年,这些“摇钱树”终于进入了盛产期。“芦笋有抗癌助消化的功能,每斤售价在20至25元之间,在市场上可抢手了。”苏远华喜滋滋地说。
苏远华是艺仁合作社的理事长,曾经,他在煤矿工作,作为生产矿长,每月拿着可观的收入。2013年,煤矿行业陷入瓶颈,小有积蓄的他便抽身出来另谋出路。
考虑到蔬菜一直是大河镇的传统产业,且见效较快,而苏远华对蔬菜种植也较为熟悉,2014年,他与4个朋友共同出资50万元成立艺仁合作社,按照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在渡口村流转土地680亩种植蔬菜,在大地村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太子参。在钟山区农业局的技术支持下,当年,蔬菜基地就获得60多万元的收入。但由于气候不适宜等原因,太子参的种植*终宣告失败。此后,苏远华就一心扑在了蔬菜种植上。
2015年,钟山区农业局到大河镇开展新型农民技术培训,提到了芦笋的种植技术。苏远华了解到芦笋适合在海拔1700米以内、土地肥沃、土质松软的地方生长,而渡口村正好适合。培训结束后,他立刻奔赴昆明考察,尝试引进并种植100余亩芦笋。
芦笋种*管20年,除去3年的生长期,盛产期为15年,每年采摘期长达8个月。2017年,芦笋进入首年采摘期,亩产400斤,总收益达60余万元。
“去年蔬菜基地总收益是120余万元,芦笋几乎占了一半。”苏远华说,渡口村的芦笋是露天生长,日照充足、营养丰富,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如今,他掌握了芦笋育苗、种植和管护技术,计划在渡口村全面铺开种植。“采摘的第八年,是芦笋*盛产的时期,亩产可达3000斤,前景非常好。”苏远华信心满满。
2017年,艺仁合作社转为村级合作社,蔬菜基地的规模覆盖农户480户,其中贫困户12户42人,解决贫困户就业40余人。农户每年可从合作社获得每亩600元的保底分红,每5年按照2%的比例上浮,务工*60元,还可按一定比例参与二次分红。
为了配合蔬菜产业的发展,2015年,艺仁合作社在市中心城区成立两家蔬菜专卖店,次年,又在大丫口成立了一家蔬菜批发店,基地的所有蔬菜都通过这些店走向市场。
“我们的蔬菜已经注册了‘以乃河无公害蔬菜’商标,目前有40个品种轮换种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苏远华说,他们正计划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让蔬菜基地的利益链条惠及渡口村所有村民。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