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灵璧县:大棚蔬菜撑起致富一片天
蔬菜网 时间:2018/3/30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546 网友评论:1
走进大庙乡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大棚内长势正旺的茄秧上挂着色泽鲜亮的长茄,地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阿满说:“这每亩大棚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谈起任阿满灵璧县大庙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16年,33岁的任阿满回乡创业,建起了占地260亩的大棚菜生产基地。为了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任阿满绞尽了脑汁。除了种植反季节蔬菜,他的生态种植养殖产业链里,还有鸡、羊等养殖和有机瓜果蔬菜种植。种植大棚蔬菜带动的生态种养循环,不仅让灵璧县大庙乡计生户任阿满每年盈利500多万元,还解决了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带动了全乡123户贫困户产业脱贫。
看到生态循环种植的潜力后,大庙乡20多户贫困户每户50000元的扶贫贴息贷款资金入股基地,每年分红不低于入股资金的10%。同时,优先安排解决了38户贫困户就业,每月工资不少于2500元,且每天提供免费午饭。目前,基地面积扩大到300亩。2017年产值3000多万元,纯利润超过500万元。
针对贫困户缺乏技术的现状,任阿满提出,通过“临时工+免费培训+技术考试+合格转正”的方式,让贫困户边干边学,在有钱可拿的同时还能学到技术。
致富不忘家乡人,为切实解决贫困户生活之忧,2017年6月,地利生态公司推出了专门面向贫困户的“优惠政策”:凡贫困户员工子女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企业分别给予500元或1000元的奖励金;企业为生大病住院贫困户员工提供医疗再次报销帮扶,个人承担部分企业给予报销30%;贫困户员工进行D级危房改造,企业帮扶每户1000元。
马庄村贫困户王兰华丈夫中风后,不能下地干活,一家几口的衣食住行仅靠几亩小麦和玉米支撑,日子十分艰难。在村委会协调下,王兰华来到基地上班。当拿到*个月2500元工资时,王兰华吓了一跳:“钱多、事少、离家近,从没想到这样的好工作会落到自己头上。”工作两年多,王兰华不仅让一家人吃饱穿暖,还用积蓄和借来的几万元钱,建起了新房子。
大庙乡党委书记胡峰说:“地利生态公司以产业参与*扶贫、带动123户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可以说是撑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一片天”。
相关新闻
- 凯里市拟建万亩蔬菜基地(图)
- 聊城冯官屯:“王老三”蔬菜销京城(图)
- 新疆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窖储蔬菜保新鲜 增产...
- 哈密市巴里坤:合作社蔬菜喜获丰收(图)
- 把握时间差 阳泉禅房村冷凉蔬菜有赚头(图)
- 西北冷凉蔬菜36小时送上东南沿海食客餐桌(图)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