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蔬菜村企手拉手 致富路上走
蔬菜网 时间:2018/2/23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阅读数:406 网友评论:3
这几天,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同富果蔬合作社社员们格外高兴。不久前,合作社和乌海乐易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了订单协议,从今年开始,全村1500亩大棚蔬菜,全部由公司统一收购。春节前正赶上市场紧俏,大伙儿们好好赚了一笔。
春节前的那几天,合作社配送员郭和平每天负责运输新鲜蔬菜,他的工作量猛增将近一倍。“平时*运送4趟,大约500斤左右,到过年跟前,每天得配送7、8趟。”郭和平说。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的团结新村是一个移民新村,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设施农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从去年开始,村里的温室大棚陆续开始施撒农家肥、有机肥。果蔬的品质上去了,可销路和卖价却不怎么好。种植户张生山大棚里种植的芹菜平日里或者卖给蔬菜批发商或者自己去销售,有时销量上不去的时候,根本无法保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没有稳定的销路、卖不上好价钱,这让张生山很苦恼。
为了给种植户找销路,海勃湾区去年积极协调乐易采公司帮助村里销售果蔬,“现在像这种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在市场上需求特别大,我们可以大量收购,跟团结新村合作,好品质的蔬菜有了好销路,种植户就可以一心扑在种植上。”正在给合作社社员们拜年的公司总经理徐纯军说。
乌海市因农业规模小,市民平时吃的蔬菜大多要靠从外地购进。看到市场商机,4年前,徐纯军在乌海经营起了内蒙古*家B2B生鲜网络配送公司。公司从外地进口蔬菜,经过分拣、加工、包装后,直接销往市3区的超市、门店。因为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企业销售的蔬菜有价格优势。但因为运输距离长,蔬菜品质却无法保障。
与团结新村果蔬合作社结了对子后,企业发展的底气足了。徐纯军不仅给乌海市本地蔬菜注册了品牌,还专门建立了本地菜追溯系统。扫描微信二维码,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的生长状况,肥料和农料的使用情况均一目了然。通过建立追溯系统,乐易采公司销售的本地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仅今年1月上旬,企业的销售额就达到近30万元,比过去增长了20%。
对于种植户来说,*兴的还是自己辛苦种植的蔬菜有了稳定销路。“我们的棚一年能轮种三茬作物,以前因为销售问题还有闲置的时候。现在不闲置了,公司都能收购,并且价格还更高。我们喜欢这种‘公司+农户+龙头企业’的多赢模式。”张生山高兴地说。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