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蔬菜”成致富密码
蔬菜网 时间:2018/2/2 来源:光明网 阅读数:420 网友评论:2
1月30日,走访了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龙河村蔬菜基地、供销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探寻这片红色土地的致富密码。
杨勇海种植西红柿已有20余年,是龙河村典型的“老菜农”。“从小家里就种西红柿,以前才一亩多地,现在扩大到6亩,若市场稳定,正常每年能有5-6万元。”谈及今年的收成情况,杨勇海看着挂满了“红果”的支架,笑容怎么也藏不住。在龙河村,杨勇海这样的菜农有近4万户。
据了解,种植“秋冬菜”是龙河村的传统,该村党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建立了龙河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核心基地面积达到1.26万亩,主要种植以色列的大番茄以及台湾的圣女番茄等。不仅选种名、特、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行“菜-稻”“稻-菜”“菜-菜-菜”等一年二、三熟轮作高效种植模式,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6年,该村种植蔬菜15万亩,产量达4.6万吨,产值9200万元,2017预计将会再创新高。
“守着‘一亩三分地’顶多自给自足,要增收还得形成规模,产量跟着就上来了,但光有产量也不行,还得抓质量。”田阳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赵世海坦言,政府其实比农户更着急,不仅要想法子“保量、保质”,还要建立从种植到销售的稳定产业链“保收入”,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走进田阳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一块不停跳动着数字的“今日菜价”电子屏幕映入眼帘,不同的数字对应不同省以及不同种类蔬菜的当地市场价格。据该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韦吉烈介绍,今年是该批发市场成立的第20个年头,已经成为一个大型“中转站”,主要销售西红柿、西葫芦、四季豆、芒果等几十个品种,销往全国230多个大中城市,年交易量可达到50多万吨,交易额超15亿元,为了严格把关产品的农药残留,还在市场里设置检测点,保证产品的健康。“农户将果蔬拉到批发市场,外地老板会自己上来看货,价格合适,当即便交易了,旺季时候,市场都是人挤人。”韦吉烈告诉记者,几十年的交易往来,外商和当地农户早已将该批发市场视为一个稳定的集合点。
依靠“蔬菜”,不仅“菜农”走上了致富路,连带着物流运输业、餐饮业以及贫困人口,均实现了增收。果蔬“种植-销售-运输”环节中除了农户、商人,还衍生出检测、精选以及农产品经纪人(代销商)等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果蔬交易旺季,该市场每天可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天务工收入可达150元。
在此基础上,田阳县依托市场就业优势,在市场旁规划建设“老乡家园”移民搬迁项目工程,计划安置6100户贫困户,24000多贫困人口,通过市场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易地搬迁扶贫就业和后续发展问题的载体,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