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扶起青海湟中农民的好日子
蔬菜网 时间:2018/1/5 来源:青海新闻网 阅读数:420
每天还不到天亮,在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的湟中希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内,总经理李峻钻进基地大棚里开始了每天的采摘。大棚里鲜嫩的蔬菜,被一袋袋码放整齐,直接送到了西宁市各大超市销售。
“现在是陇椒、甜椒、菜瓜、平菇和叶菜大量上市的时期。所以我们要赶在早市前完成采摘、包装和上市。”李峻告诉我们。
李峻曾是一名蔬菜配送人员,看到蔬菜种植、配送、销售有很高的利润,他便辞去工作,与三名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出资创业。因为李峻学的是农业技术专业,加上他多年蔬菜配送工作经验,所以他创办的公司很快在西宁蔬菜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我们成立了蔬菜产销协会,注册蔬菜品牌,在湟中县农牧和扶贫开发科技局培训下,掌握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蔬菜种植产销基本知识,我还成为下派农民技术员,将自己所学教授给其他农户。”李峻说,现在的湟中县蔬菜产业已经具备“集团作战”的能力。成立蔬菜产销协会,开展蔬菜技术交流、信息互通、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互助合作,实现了抱团经营。
2014年,李峻开始创办蔬菜种植配送公司,为了拓展业务及种植技能,李峻参加了湟中县农牧和扶贫开发科技局组织的蔬菜种植专业培训。两年下来,李峻如愿成为一名职业农民,不仅他的种植技能大有提高,而且通过学习,他成为湟中县农业种植技能讲师。
如今,李峻对种植蔬菜和配送销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地。他说湟中县依托三面环绕省城西宁的优势,立足城镇化需求,打造西宁市重要的“菜园子”,为市民“菜篮子”的丰富提供了重要保障。多年来,他种植的西红柿、黄瓜、茄子、菜瓜,以产量高、质量好迅速占领西宁市蔬菜市场份额。
据悉,为了提高湟中农民综合素质和农业技能,提高新型农业经营,湟中县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从“培训”到“培育”、从“办班”到“育人”、从培训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7年,湟中县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截至目前,完成培训955人,其中生产经营型培育550人、专业技能型培育100人、社会服务型培训300人、下派农民技术员5人,占培训任务的97%。
相关新闻
- 毕节威宁:蔬菜产业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 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带动村民...
- 云南武定农民种植高原蔬菜拔掉穷根子(图)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获丰收(图)
- 甘肃:蔬菜种植铺就农户脱贫致富路
- 陕西泾阳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闻关键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